克里斯·埃弗特

克里斯·埃弗特

中文名:克里斯·埃弗特
英文名:Chris Evert
国籍:美国
出生地区:弗罗里达
出生日期:1954年12月21日
详细介绍:克里斯·埃弗特(Chris Evert),1954年12月21日出生于弗罗里达,美国著名女子网球运动......>>>查看克里斯·埃弗特详细资料

克里斯·埃弗特运动生涯

克里斯·埃弗特(Chris Evert,1954年12月21日-),美国著名女子网球运动员,为第1位登上WTA单打排名第1的选手。她曾经18次夺得网球大满贯女子单打冠军,其中包括创纪录的7次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冠军。她职业生涯取得了1,309胜146负的总成绩,胜率达到了90%,是所有职业网球手中胜率最高的一位。她保持着连续13年每年至少夺得一个单打大满贯的纪录。她的另一项超级记录是红土赛事中连胜125场。天才少女的诞生克里斯·埃弗特1954年12月21日出生在弗罗里达,在家里排行老二。她的父亲吉米·埃弗特是位网球教练,每天都在假日公园(后改名为吉米·埃弗特网球中心)的红土球场上教球。身为埃弗特家的孩子,小克里斯从小就开始接触网球。“那时,克里斯只有5岁,个头太小了,没法用单手握拍击反手球。”吉米·埃弗特回忆说,“所以我教她用双手握拍打反手球。当初我认为这只是一个过渡环节,希望她日后能改回正常的单手握拍。”克里斯没有改变她的握拍方式。恰恰相反,她改变了整个网球运动:她的反手双手握拍法被广泛仿效,如今世界排名前100名的选手中,超过70%的人采用这种打法。尽管吉米·埃弗特未能预见到双手反拍握拍法对网球运动造成的冲击,他仍不失为一位优秀的教练。他的5个孩子都曾获得全国少年锦标赛冠军。克里斯当然是其中最优秀的一个,同时,有机会与姐弟们切磋球技也使她获益匪浅。“有兄弟姐妹一块儿打球一定能帮助你提高水平,”克里斯说,“正如麦肯罗兄弟和威廉姆斯姐妹那样。”没过多久,姐姐克莱尔就成了她的手下败将。小克里斯开始走出家门,去挑战外面的世界。1970年的一天,排名世界第一的玛格丽特·考特来到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参加一项小型赛事。考特刚刚完成自己的“金满贯”,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初出茅庐的克里斯以7-6、7-6连下两盘,击败了这位如日中天的女皇。要知道,这可是15岁的克里斯第一次独自外出参赛。留守在家的父亲吉米·埃弗特从电话中接到喜讯时,激动得坐倒在地,几乎无法相信这是事实。一年后,在1971年的美国网球公开赛上,克里斯正式登上了世界网坛的中心舞台。年仅16岁8个月的少女连克数位名将、一路打入半决赛。“那年美网,每一个被我击败的对手都是流着眼泪离场的。”小小年纪的克里斯在场上显得异常沉着。她从不喊叫,也很少微笑。遭遇误判时,她并不和裁判争论,顶多用目光表示一下异议,随即投入到下一分球中去。面对比她年龄大得多的对手,这位少女以超乎寻常的早熟默默地为每一分拼搏。而且,越是在压力之下,她的发挥越是坚定无误。当她在第二轮对阵艾塞尔的比赛中无比冷静地救回6个赛点时,电视台的解说员不禁惊呼:“看看这位来自弗罗里达的小冰人儿吧!她就是克里斯·埃弗特!”克里斯赢得了这场激动人心的大逆转。“冰公主”的称号立即登上了各大报纸的版面,从此不胫而走。此后,克里斯所有的比赛都被安排在中央球场,并进行转播。这个梳着两条小辫儿、辫梢扎着红绸带的娇小身影通过荧屏走进了千家万户。男人都喜欢看她比赛,女孩都梦想像她一样。克里斯在半决赛中负于后来夺冠的比莉·金。虽然她没有获得冠军,但在这短短两周内,她获得了更珍贵的宝物。“她用双手捉住了整个美国的心,”ESPN报道说,“正如她用双手击出美妙的反拍。”从偶像派到实力派在70年代初期,那个力量派选手占据主流的时代,美丽的克里斯正是观众渴望见到的偶像。随后,她与吉米·康纳斯那段短暂而浪漫的恋情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然而,随着克里斯·埃弗特的年龄增大,常胜势头有增无减,她的可爱少女形象褪色了,取而代之的是强势统治者的慑人光芒。小天使迅速地变成了女王。克里斯·埃弗特凭借坚如磐石的底线球能力统治了网坛。起初,她不喜欢采取上网的打法,有人曾打趣地说:“除了赛后和对手握手,克里斯·埃弗特从来不上网。”不过,克服了这一点后,埃弗特用三夺温网单打冠军证明:无论在什么场地上,她都可以发挥无可挑剔的球技。埃弗特连战连捷。很快人们就发现,尽管年龄可能比对手小,身材可能不如对手高,但埃弗特并不需要同情:无论在球技上还是在精神上,她都是一位强者、一位巨人。于是,在此后的比赛中,观众出于同情弱者的心理,开始更多地倒向她的对手。对此,埃弗特泰然处之。“我意识到,很多球迷觉得我的打法沉闷,他们想看到我输球,或至少看到有人能一直给我制造麻烦。但是,正是坚持这样的打法,才使我不断获胜,”埃弗特说,“我痛恨失败。我总是下定决心,要做最好的。”这种局面在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崛起网坛之后有所改观。来自东欧的纳芙拉蒂洛娃对埃弗特构成了强劲的挑战,而对于大多数球迷而言,比起纳芙拉蒂洛娃男子化的强硬打法、作风,也许还是埃弗特刚柔相济的风格比较具有亲和力。每一项体育运动都会因为伟大选手的竞争而生辉,两颗巨星的碰撞足以照亮一个时代。克里斯·埃弗特和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就是这样两颗交相辉映的巨星。提起网球场上著名的对手,人们也许会想到桑普拉斯和阿加西13年间的34次对决;但是他们仍无法和埃弗特、纳芙拉蒂洛娃的对决相提并论。从1973年到1988年,埃弗特和纳芙拉蒂洛娃在她们的职业生涯中总共交手多达80次。“玛蒂娜和我是命中注定要相遇的。”埃弗特说。的确,上天似乎有意创造了这一对截然不同的对手。埃弗特沉静、安定,依靠没有失误的底线球稳扎稳打;纳芙拉蒂洛娃热情、活跃,充满进攻性的上网型打法惊险刺激。埃弗特向来喜怒不形于色,不易亲近;纳芙拉蒂洛娃会和裁判计较判罚,也爱和球迷开玩笑。她们二人被著名的体育评论家巴德·柯林斯称为“本世纪最伟大的对手”,很多人认为,在所有体育项目的历史中,她们也是最棒的一对竞争者。埃弗特赢得了她们的首次对垒,并在二人对抗的前半段取得领先;进入80年代后,纳芙拉蒂洛娃凭借艰苦的特训打造了自己“女金刚”的强健体魄,随后逐渐扭转了对埃弗特战绩的劣势。到1988年二人最后一次交手为止,在80次交手中,埃弗特37胜43负。1983到1984年间,正值全盛时期的纳芙拉蒂洛娃曾连续13次击败埃弗特。不过那时埃弗特已经29岁,比纳芙拉蒂洛娃年长2岁;而且,当时纳芙拉蒂洛娃已经改用先进的石墨纤维球拍,而埃弗特还在使用木质球拍。总的来说,仍算是旗鼓相当。宿命造就了她们的对抗,也成了联系她们的纽带。她们曾以珠联璧合的表现合作夺得了1975年法网和1976年温网的女双冠军,在场外也建立了不同寻常的友谊。在她们二人为世界第一的排名竞争白热化时,残酷的现实曾一度令这段友谊出现裂痕。不过,当她们同时意识到施特菲·格拉芙即将取代她们成为新一代天后时,不再被盛名所累的埃弗特和纳芙拉蒂洛娃又和好如初。埃弗特克里斯·埃弗特是一位传奇女王,她的一系列惊人纪录和战绩将永载史册。从1972年开始,直到1989年宣布退役,埃弗特的排名始终保持在世界前列。其中,在1974到1986年间,她的排名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她一共参加了57次大满贯单打比赛,其中34次进入决赛,获得18个冠军、16个亚军。从1974年到1986年的13年间,她每年至少夺得一个大满贯单打冠军。从1973年8月到1979年5月,她在红土场上所向披靡,连续夺得24项红土赛事冠军,创下了在一种场地上接连125场不败的惊人纪录。这个纪录终结于1979年罗马公开赛,埃弗特在半决赛中负于特蕾西·奥斯汀。此后,她又在红土场上保持了两年的连胜,直到198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为止。在这9年间,她在红土场上的成绩是令人匪夷所思的197胜1负。埃弗特曾7次夺得法网单打冠军,也是唯一一位在硬地、红土两种场地上夺得美网单打冠军的女选手:在红土场举办的美网比赛仅有3届,3届的女单冠军头衔全都被她收入囊中。她总共在美网单打比赛中取得过101场胜利。埃弗特是第一位职业生涯获胜场次超过1000场、单打头衔超过150个的选手,也是除了考特和金之外,又一位在一个赛季中获胜场次超过100场的球员:1974年她的战绩为103胜7负,在参加的24项赛事中夺得16个冠军。在那一年她创下连胜55场的纪录,直到1984年才被纳芙拉蒂洛娃打破。埃弗特整个职业生涯中共获得157个单打冠军。她的单打纪录为1309胜145负,90%的胜率在职业网球史上无人能及。克里斯·埃弗特不只是一位女性冠军,更是一位冠军女性。天生爱美的克里斯·埃弗特给网球运动带来了另一种风格。每次出现在球场上时,埃弗特优雅新潮的着装总令人眼前一亮。她使网球运动变得更美丽、更时尚。“克里斯把女性魅力带入了网球运动。”格拉芙和塞莱斯都曾经这样评价克里斯·埃弗特。桑切斯更表示,埃弗特将是她毕生的偶像。1995年,克里斯·埃弗特以全票通过获准进入网球名人堂。2004年,在网球电影《球恋大满贯》(Wimbledon)中客串。2008年06月与澳大利亚高尔夫球名将葛瑞‧诺曼(Greg Norman) 结为夫妇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