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宁

康宁

(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教授)

中文名:康宁
国籍:中国
出生地区:四川江安
出生日期:1950年8月
毕业院校:四川美术 学院
代表作品:《少女和羊》《琴》
详细介绍:康 宁(1950.8—)四川江安人。擅长版画。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 学院。>>>查看康宁详细资料

康宁研究方向

其他信息

康宁的故乡江安是一座滨江而卧的古镇,盛产桔子和竹;出过著名的藏书家、教育家傅增湘,蜀中才女黄稚荃等先贤;抗战时期的中国戏剧摇篮江安剧专……。那里有他童年旳天趣,也有他成长的烦恼,更有多元文化的熏陶。康宁的父亲康开俊早年在重庆北碚兼善中学任教导主任,建国初年任四川江安县二中校长,后在泸州教师进修校教物理,为宜宾权威物理教师之一。康宁排行老幺,上有一姐两哥。康宁初中毕业后下江安大桥乡当了6年半的知青,后招入泸天化工厂当了3年半的工人,1978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康宁在涉及版画之前,除了版画,什麽画类都搞过,比如油画、国画、连环画、雕塑等。而仅有的一次“半途而废”的版画实验是用普通小刀在一块废乒乓球拍的背面乱刻画了一通,却不知道如何印出来。并且,在入美院之前,就有雕塑作品发表于四川日报。他当年考美院填志愿,第一志愿是油画,第二志愿才是版画,第三志愿是国画,而被校方版画系录取。其实,在这之前搞的黑白连环画就类似黑白版画。冥冥中有一种神的力量在牵引,注定多年后中国画坛会升起这颗熠熠的版画之星。

艺术思想

作为版画家的康宁,作品主要是黑白版画。“最初是因为某些环境、条件的限制,觉得要方便些,到后来就愈迷恋于黑与白,刀与木的感觉和体验”。“我欣赏黑白的单纯、简洁、明朗和内含的张力。从多年的实践和思考中,我同时感到木刻这一古老而又原始的艺术创作方式,其实还大有挖掘和发展的潜力。作为艺术家传达表述自身思想与情感的艺术语言,需要艺术家从自我的真实体验、感悟、理解和思考中去把握、创造和升华。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我在作品中强调中间灰色调,摒弃了大块的黑白对比,而更专注于各种刀痕的组织。我认为木刻的精髓在于刀与木这两种硬质材料之间的碰撞,刀痕是其非常重要的审美元素。在灰色的组织和碰撞中,才使刻刀有更多的表现的天地,才使得刀与木的交融变得丰富而多层次,也才使得黑与白的构成能够迸发出‘光’和‘色彩’的魅力。如果说,最初的思考和实践主要源于针对传统黑白木刻从文学书籍的插图演变而来形成简洁、幅面小、‘对比强烈’、‘形象鲜明’等等既成的样式和风格的一种反思和逆向的考虑。那么,后来对黑白木刻艺术语言的努力探讨和思考,便成为我艺术创作活动的自觉行为。”我的作品几乎都是满幅式的构图,强调画面整体的结构、气势和节奏的处理。试图在各种灰色刀痕的变化中创造出丰富而有变化的运动节奏。为此,我特别注意造型中黑与白的转换关系。比如形体边缘线的处理,我让它与背景、空间自然地融合,强劲的形体不是靠简单生硬的轮廓线,而是依靠黑白的自由变化、转换和具有动感和光感的点、线从背景中凸现和召唤出来。边缘线不断与背景变化和交融。这一点,与过去传统黑白木刻中形体之间简单、生硬的对比处理是很不相同的。在主题的选择上,我较多地回避直接描写现实生活具体的场景、情节、趣味和形象的具体性。我认为,任何琐碎和具体的生活细节的描写都不足以涵盖我对于生活的真正理解。我更注重某些具象造型与整体抽象结构和某种超现实意味的对照,力图创造出一种更为精神化的现实。可以说,对生命、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是我创作的重要母题。近来,我更加关注木刻材质的运用和材质美的挖掘。我尽可能地在木刻中保留和体现木版材质的天然、原始、质朴的韵味。大型木刻作品《延续的片段》即利用天然原木版材的自然形态和材质特性,以强调作品的厚度和力度。整体作品具有汉简的意味而更增加其民族化的精神内涵。我同时尝试运用实木版材的直接展示和呈现,以使人的情感体验与刀木之美有更多近距离的面对面的交流。”“ 近期我正在创作的一系列“人与马”为主题的原木木刻作品和一组以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花鸟”为题材的大型作品,以现代观念解构和重组了客观物象。既有与传统符号的联系而又绝然不同于传统文人所关注的笔墨情趣。同时,我将这组作品以原版的方式展示,我把它称之为‘原木木刻作品’。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