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罗利·马克

卡罗利·马克

中文名:卡罗利·马克
国籍:匈牙利
出生日期:1925.12.22
职业:导演/编剧/副导演/制片
代表作品:《莉莉雯菲》、《爱》
详细介绍:卡罗利·马克(1925.12.22-2017.8.30),出生于匈牙利,导演、编剧。卡罗利·马克(1......>>>查看卡罗利·马克详细资料

卡罗利·马克人物经历

《欧洲的某个地方》1925年12月22日生于匈牙利的东部小城拜赖焦新村。由于家中经营了一家电影院,他很早就获得电影启蒙。据Peter Hames主编的《中欧电影》(The Cinema of Central Europe)中收录的大卫·罗宾逊(David Robinson)的文章记载,他的电影生涯始于1943年,在表现主义实验短片《2 x 2》里担任助理导演。
  “二战”结束后,马克进入布达佩斯戏剧与电影艺术学院学习,师从导演吉扎·拉德瓦尼(Géza von Radványi)。尚在学习阶段,他就和日后匈牙利“新浪潮”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费利克斯·马里亚(Félix Máriássy)一同参与老师拉德瓦尼执导的影片《欧洲的某个地方》(Somewhere in Europe)的拍摄,《莉莉雯菲》该片由电影理论先驱贝拉·巴拉兹(Béla Balázs)执笔。
毕业后,马克就职于一家拍摄新闻短片的电影厂,但由于得罪了经理,被发配到偏远的农场工作六个月。直到马里亚因为生病无法继续他的第二部作品《小凯特琳的婚姻》(Kis Katalin házassága)的拍摄时,马克才被召唤回布达佩斯担任助理导演。在拍摄了几部短片,并帮助瓦尔科尼·佐尔坦(Zoltán Várkonyi)完成入围威尼斯电影节的《西蒙·梅尔基奥尔的出生》(Simon Menyhért születése)后,他的长片处女作《莉莉雯菲》终于在1955年问世。凭借这部入围金棕榈奖的爱情电影,他在匈牙利乃至国际影坛一鸣惊人。而《莉莉雯菲》更重要的意义是打破了当时匈牙利电影类型的单一化,证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以外的作品同样能赢得观众的共鸣。《莉莉雯菲》之后,马克开始尝试各种类型的电影,既有批判现实的《第九号病房》(Ward No.9),也有喜剧《十二点的故事》(Tale on the Twelve Points),还有以刻画人物心理见长的通俗剧《岩下屋》(The House Under the Rocks)。不过,这些作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相对有限,直到1970年代,马克才迎来导演生涯的顶峰。
  《爱》 1971年,他根据匈牙利作家Tibor Dery的两篇小说改编而来的最重要的作品——《爱》问世。
《爱》之后,马克又在1975年完成了他的另一部代表作《躲猫猫》,该片不仅入围戛纳,还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提名,可惜先后输给了科波拉的《窃听大阴谋》(The Conversation)和费里尼的《我记得,想当年》(Amarcord)。
  此后,马克继续开拓各种迥异的题材。1977年的《厚德之夜》(A Very Moral Night)是关于一家妓院的奇幻故事;《另一个天堂》聚焦了1956年匈牙利事件后,一个女同性恋政治记者的死亡事件;由克里斯托弗·普卢默《布达佩斯漫长的周末》(Christopher Plummer)和玛吉·史密斯(Maggie Smith)主演的英语片《莉莉的爱情》(Lily in Love)则是一出关于一位百老汇演员硬要在老婆执笔的电影中旮上一角的滑稽喜剧。
  而在马克的晚期作品中,较为著名的有1997年上映的根据陀思妥耶夫斯基半自传体小说改编的《赌徒》(The Gambler)和《布达佩斯漫长的周末》(A Long Weekend in Pest and Buda)。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