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展开>>
黄维

黄维

中文名:黄维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区:江西省贵溪市盛源乡
出生日期:1904年2月28日
毕业院校:黄埔军校第一期,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一期
详细介绍:黄维(1904年2月28日~1989年3月20日),字悟我,江西贵溪人,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国民党中......>>>查看黄维详细资料

黄维人物轶事

1934年末,黄埔一期生刘畴西率红10军团在浙赣边遭到黄埔同期同学俞济时的“围剿”。1935年1月刘畴西、方志敏被捕。俞济时想都没想要给老同学开点后门,当衣衫褴褛、冻得发抖的刘畴西被带到身穿将军大氅、烤着炭火的俞济时面前时,俞济时优越感顿生,连寒暄都没有,挥挥手,就让人把刘畴西押走了。同为同学的黄维后来听说此事,对俞济时大为不满,当面损他:“那么冷,你也该叫老同学吃顿好饭,穿件棉袄嘛!大家同学一场,你也太狠心了。”杜聿明率远征军出兵缅甸,战败回国,负责对他的部队进行点检的就是黄维。杜知道这老哥是个书呆子,执法如山,但希望他能够开恩给自己少报些损失,留点儿面子,故宴请黄维。宴会上果然气氛沉重,杜的幕僚有人为活跃气氛,便没话找话,和黄维搭讪,不外乎什么天气很好,风调雨顺啊之类的废话。谁知黄说:“我老家江西正发水灾,哪里来的风调雨顺?”杜部下听他口气,以为他要索贿,便问将军是否需要些款子给家乡?结果黄维大怒。杜长叹退席,知道这书呆子手里绝不会对自己留情。抗战时,黄维接任第54军军长。发现军粮供应的质量太差,不是发了霉就是掺了砂石,每个人的军饷也只有6元。伙食不好,士兵们吃不饱,战斗力当然要弱,军心涣散。为了稳定军心,提高战斗力,黄维决定给每个士兵增加口粮二两,同时又给军政部门写报告,反映这一情况,还拿一些发霉、掺砂石子的军粮做为物证。关麟征乘机利用此事陷害黄维,向何应钦进谗言,说黄维“有意与军政部何部长为难,实际是煽动部队反对何总长”。当时,何应钦一人双职,既是军政部长,又是全军参谋总长,军权在握,势力庞大。当时军粮质次、粮少,伙食费又低,这在国军各军中是普遍存在的,许多部队本来就不满和反感,这次黄维出来直言了,何部长很不高兴。何应钦想杀鸡吓猴,以处置黄维来压服各部队闹事,便命军需署派员去54军检查账目。黄维一向以清正廉洁自诩,他没有按常规向检查大员行贿,反而板起面孔对来人说:“如果你们查出我有贪污中饱私囊之处,请指出,据实报告军政部,将我法办!”言外之意:“不要在背后搞小动作。”如此这般,本身有“鬼”的“钦差大臣”一“稽查”,能说黄维的好话?除了对亲眼所见的军粮中自己为了那点儿银子掺的沙子视而不见外,反而暗中直找黄维的茬,“证据”找好了,什么也不说,就拍屁股走人。黄维见他们查而不出,懊恨之余,又发给何应钦一份语多激愤的辞职电报,并跑到昆明和何部长大吵一番。何应钦便签呈蒋校长:黄维破坏军需独立,公积金不报不缴,请予撤职查办。蒋深知黄维不是这样的人,所以没有撤职查办,给他换了岗位。黄维因为看不惯官场的勾心斗角,决定辞职回乡,这期间黄夫人劝他随和点,他却说:如今抗战不能胜利,就是国家腐败造成的,他宁肯丢官回家种地,也绝不同流合污。于是,带家小返回老家。黄维在进入战犯管理所之后,为了逃避“思想改造”,将全部心力投入了永动机的科学研究之中,并曾在1968年得到狱方的赞助展开实验,然而最后实验失败了。在黄维被释放后,他仍然不放弃这方面的研究。周恩来得知后,还向他索要“永动机”的模型,亲自观看。1979年6月,黄维在政协分组会议上,就开发“重力”能源做了长篇学术报告,会议通过决议,支持黄维提出的科研项目。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