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云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展开>>
何云

何云

中文名:何云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区:浙江建德
出生日期:1886年
职业:军人
详细介绍:何云(1886年一1947年9月),字玉龙,清光绪十二年(1886)前后生于浙江严州(今建德梅城),......>>>查看何云详细资料

何云轶事典故

1934年11月中旬,何云刚由杭州市公安局局长提升为浙江省警察厅厅长不久,便接到委员长侍从室主任陈立夫的电话,声称有个特别秘密的任务,嘱他火速到南京一趟。陈立夫见到何云,对着档案中的几张照片仔细端详了好长时间,说:“真是名不虚传,你与委员长的面貌、身材,竟然如此相仿,足可以假乱真。”接着,陈立夫透露了内情:蒋介石为了控制川黔一带的地方军阀,并“围剿”苏区红军,决定委派贺国光(时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作战部部长)率领中央军事参谋团入川,由于蒋介石也要亲自前往四川视察,不得不作“超常规”的防范措施,所以特选一个蒋介石的“替身”伴其同行,以防不测。何云接受了任务,便按侍从室的要求,从各方面熟悉和掌握蒋介石的生活习性,以及他的言谈动作。陈立夫还一再强调,一举一动都必须惟妙惟肖,不能有半点差错。为此,经请示蒋介石后,委任何云为“侍卫长”,以便接近观察、仔细模仿,蒋介石也时常有意和他闲聊几句。半个月后,陈立夫便让何云进行“试形”考核,参加一次人数有限的“旗兵检阅”。这天,何云身穿特级上将军服,披着黑大氅,留着与蒋介石一模一样的日式短胡须。检阅历时一个小时,上上下下谁也未看出破绽。1934年12月底的一个星期五,何云伴同蒋介石登上专机,飞向重庆广阳坝机场。抵达时,四川省主席刘湘率当地党政军大员在停机坪迎接,并一一向“蒋委员长”致敬,与其热情握手。谁也想不到,在仪仗队的鼓乐声中,真正的蒋委员长已乘着黑色轿车,神不知鬼不觉地驶进了重庆城内的丽英别墅。如此,白天听刘湘等汇报军情的是蒋介石,夜晚留在宾馆当“替身”的是何云。尽管伪装得天衣无缝,但是蒋介石临行前夕还是露了馅。那天,刘湘临时改变了“议事程序”,当晚8点多钟,他亲自拿着汇报材料去宾馆呈送给委员长。推开门,刘湘诧异地看到,堂堂的“党国领袖”正在伏案为贺国光誊抄文件。他十分怀疑,故意当面向“委员长”请示“勘乱”纲要的细节,何云急红了脸,吞吞吐吐,一问三不知。刘湘顿悟:此人可能是委员长的替身。一向受人敬捧的“四川王”却被人戏弄,岂能咽下这口气。翌日,刘湘至机场为委员长送行,他直言不讳地对贺国光讲,本人从来尊敬委员长,想不到委员长却对我刘某存有戒心,还当面演起双簧来。蒋介石回到南京,为此事大骂何云一顿。幸亏陈立夫解围,认为并非全是何云的过错。不过,蒋介石不再轻易动用替身了。1945年抗战胜利后,何云定居杭州。他多次写信给蒋介石和陈立夫,请求恢复公职。可是,一直杳无回音。何云直到病逝前,还感慨说:我当过“委员长”,可是委员长不认我了!何云早岁从戎,自北伐胜利到抗战胜利,其中除八年抗战杭州沧陷以外,均定居杭州,回严州的机会不多,但对桑梓是关心的,1934年1月9日《严州民报》第3版上登载了这样一则消息:“建德旅外硕望何云玉龙,关怀桑梓,甚具热心,概然独自出资,购洋龙一架、皮带二条、钢帽八顶、号衣八件、旗帜一面,由弟何秋云带严(州)交公安局存用,并派省会消防队士两名,随同来严详加指导。是项洋龙运到后,地方人氏,莫不赞誉有加云。””此洋龙存放市中心南周庙内,做成木栅由县商会组织的义务消防队负责管理。这是该县有新式消防设备之发端。何云还出资修筑严州北门头至乌龙庙道路一条;又在七里泷等地修建凉亭,并题写横披。据说何云在杭任职时,建德老乡去找他,均热情接待,帮助解决可以解决的问题。拘留所里发现有建德籍人,他即招呼部下统统释放。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