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是多义词,共3个义项展开>>
海军

海军

(在海洋水面作战的军种)

中文名:海军
英文名:navy
详细介绍:海军是个古老的兵种,地中海东部地域是世界海军的发祥地。 海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查看海军详细资料

海军各国海军

美国海军(英语:United States Navy,缩写:USN或U.S. Navy)是美国武装力量的一个重要军种,负责管理所有与海上军事行动有关的事务。其职责为:“配备、训练和武装一支有能力赢得战争、阻止入侵和保证海域自由的海军战斗部队”。美国海军军徽美国海军下设七个舰队,约500,000现役和预备役军人、279艘现役军舰和4,000架飞机,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庞大、吨位最高、装备最先进、总体实力远超于其他国家的世界上最强的海军。美国海军由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两个独立的军种组成,均归属于美国海军部领导。海军部则是美国国防部下属三个军种部门之一。海军部设于五角大楼内, 又称为“华盛顿海军大院”,它由三个中央单位组成:海军部长办公室、海军作战部、海军陆战队总部。另外,美国海岸警卫队在战时受海军领导。美国海军(United States Navy,简称USN或U.S. Navy)是美利坚合众国武装力量的一个分支,负责管理所有与海军有关的事务。”美国海军目前有近500,000现役或预备役军人、279艘现役军舰和逾4,000架飞机。《美国宪法》赋予美国国会“配备和保持海军”的权利是美国海军建立的基石。美国海军的前身是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建立大陆海军,于1790年解散。后由于美国船只受到北非海盗的袭击,因此,1794年,国会通过法案组建美国海军并订造了六艘军舰:“宪法号”、“群星号”、“合众国号”、“国会号”、“总统号”和“切萨皮克号”,由费城造船师约书亚-汉弗莱斯设计,1797年建成下水。美国海军登上世界舞台是在20世纪,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欧洲战场到太平洋战场,从珍珠港事件到日本在密苏里号战舰上签署投降书,美国海军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在随后的冷战中,美国海军又成为美国对苏联进行核威慑和全球对抗的重要力量。21世纪,美国海军在全球例如东亚、南欧以及中东等地都有着相当规模的部署,并有能力将力量投射到全球沿海地区,参与和平维护和区域战争,在美国外交和防御政策中扮演积极的角色。虽然冷战之后舰只和军职人员有所减少,但美国海军依然在技术发展方面投下巨资。美国海军舰只的吨位比排在其后的17国海军舰只吨位之和还要大。美国海军由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两个独立的军种组成。海军可分为舰艇部队、舰队航空兵、海上勤务部队和岸基部队4个兵种,一般按照行政管理和作战指挥两个系统进行编组和行动。截止2013年,海军编有两洋舰队,即大西洋舰队和太平洋舰队,11个航母战斗群,11个舰载机联队;主要装备有84艘潜艇、143艘大型水面作战舰艇(含航空母舰11艘、导弹巡洋舰22艘、导弹驱逐舰62艘、导弹护卫舰49艘)、2900架飞机(作战飞机1728架)、1500架直升飞机(含武装直升飞机487架)。美国美利坚合众国武装力量的一个分支,负责管理所有与海上军事行动有关的事务。其职责为:“配备、训练和武装一支有能力赢得战争、阻止入侵和保证海域自由的海军战斗部队。”下设七个舰队,约500,000名现役或预备役军人、279艘现役军舰和4,000架飞机。美国海军由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两个独立的军种组成,均归属于美国海军部领导。海军部则是美国国防部下属三个军种部门之一。海军部设于五角大楼内, 又称为“华盛顿海军大院”,它由三个中央单位组成:海军部长办公室、海军作战部、海军陆战队总部。另外,美国海岸警备队在战时受海军领导。海军共有九大部门:大西洋舰队、太平洋舰队、中央指挥部、欧洲舰队、 网络战争指挥部、海军预备队、特种作战部、 研考部和补给司令部。美国海军截止本世纪初,海军编有两洋舰队,即大西洋舰队和太平洋舰队,10个航母战斗群,10个舰载机联队;主要装备有84艘核潜艇、143艘大型水面作战舰艇(含航空母舰10艘、导弹巡洋舰22艘、导弹驱逐舰63艘、导弹护卫舰49艘)、2900架飞机(作战飞机1728架)、1500架直升飞机(含武装直升飞机487架)。美国海军有一所专门培养海军军官的海军学院。美国海军学院的前身为1845年由时任美国海军部长乔治·班克罗夫特创建的海军学校,1850年,海军学校改为美国海军学院。美国海军学院占地338英亩。学员从最初的55人发展至今天的4400人。1933年,美国国会批准海军学院对毕业生授予科学学士学位。课程也从当初的单一固定课程改为今日的23个专业课程。

美国海军(英语:United States Navy,缩写:USN或U.S. Navy)是美国武装力量的一个重要军种,负责管理所有与海上军事行动有关的事务。其职责为:“配备、训练和武装一支有能力赢得战争、阻止入侵和保证海域自由的海军战斗部队”。美国海军军徽美国海军下设七个舰队,约500,000现役和预备役军人、279艘现役军舰和4,000架飞机,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庞大、吨位最高、装备最先进、总体实力远超于其他国家的世界上最强的海军。美国海军由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两个独立的军种组成,均归属于美国海军部领导。海军部则是美国国防部下属三个军种部门之一。海军部设于五角大楼内, 又称为“华盛顿海军大院”,它由三个中央单位组成:海军部长办公室、海军作战部、海军陆战队总部。另外,美国海岸警卫队在战时受海军领导。美国海军(United States Navy,简称USN或U.S. Navy)是美利坚合众国武装力量的一个分支,负责管理所有与海军有关的事务。”美国海军目前有近500,000现役或预备役军人、279艘现役军舰和逾4,000架飞机。《美国宪法》赋予美国国会“配备和保持海军”的权利是美国海军建立的基石。美国海军的前身是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建立大陆海军,于1790年解散。后由于美国船只受到北非海盗的袭击,因此,1794年,国会通过法案组建美国海军并订造了六艘军舰:“宪法号”、“群星号”、“合众国号”、“国会号”、“总统号”和“切萨皮克号”,由费城造船师约书亚-汉弗莱斯设计,1797年建成下水。美国海军登上世界舞台是在20世纪,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欧洲战场到太平洋战场,从珍珠港事件到日本在密苏里号战舰上签署投降书,美国海军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在随后的冷战中,美国海军又成为美国对苏联进行核威慑和全球对抗的重要力量。21世纪,美国海军在全球例如东亚、南欧以及中东等地都有着相当规模的部署,并有能力将力量投射到全球沿海地区,参与和平维护和区域战争,在美国外交和防御政策中扮演积极的角色。虽然冷战之后舰只和军职人员有所减少,但美国海军依然在技术发展方面投下巨资。美国海军舰只的吨位比排在其后的17国海军舰只吨位之和还要大。美国海军由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两个独立的军种组成。海军可分为舰艇部队、舰队航空兵、海上勤务部队和岸基部队4个兵种,一般按照行政管理和作战指挥两个系统进行编组和行动。截止2013年,海军编有两洋舰队,即大西洋舰队和太平洋舰队,11个航母战斗群,11个舰载机联队;主要装备有84艘潜艇、143艘大型水面作战舰艇(含航空母舰11艘、导弹巡洋舰22艘、导弹驱逐舰62艘、导弹护卫舰49艘)、2900架飞机(作战飞机1728架)、1500架直升飞机(含武装直升飞机487架)。美国美利坚合众国武装力量的一个分支,负责管理所有与海上军事行动有关的事务。其职责为:“配备、训练和武装一支有能力赢得战争、阻止入侵和保证海域自由的海军战斗部队。”下设七个舰队,约500,000名现役或预备役军人、279艘现役军舰和4,000架飞机。美国海军由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两个独立的军种组成,均归属于美国海军部领导。海军部则是美国国防部下属三个军种部门之一。海军部设于五角大楼内, 又称为“华盛顿海军大院”,它由三个中央单位组成:海军部长办公室、海军作战部、海军陆战队总部。另外,美国海岸警备队在战时受海军领导。海军共有九大部门:大西洋舰队、太平洋舰队、中央指挥部、欧洲舰队、 网络战争指挥部、海军预备队、特种作战部、 研考部和补给司令部。美国海军截止本世纪初,海军编有两洋舰队,即大西洋舰队和太平洋舰队,10个航母战斗群,10个舰载机联队;主要装备有84艘核潜艇、143艘大型水面作战舰艇(含航空母舰10艘、导弹巡洋舰22艘、导弹驱逐舰63艘、导弹护卫舰49艘)、2900架飞机(作战飞机1728架)、1500架直升飞机(含武装直升飞机487架)。美国海军有一所专门培养海军军官的海军学院。美国海军学院的前身为1845年由时任美国海军部长乔治·班克罗夫特创建的海军学校,1850年,海军学校改为美国海军学院。美国海军学院占地338英亩。学员从最初的55人发展至今天的4400人。1933年,美国国会批准海军学院对毕业生授予科学学士学位。课程也从当初的单一固定课程改为今日的23个专业课程。清末民国在清末海军的基础上,先由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继由北洋军阀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和统率的海军。1911年(清宣统三年)武昌起义后,清政府海军巡洋、长江舰队所属舰船纷纷起义,加入革命行列,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中华民国海军。其发展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1912~1928年的海军海军标志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设海军部,黄钟瑛任海军部总长,汤芗铭任海军部次长兼北伐海军总司令。4月,临时政府迁北京,增设海军总司令处。改任刘冠雄为海军总长,黄钟瑛为海军总司令。至次年7月编成第1、第2舰队和练习舰队,共有舰艇40余艘,总排水量约4万吨。对清末主要海军学堂进行部分调整:将江南水师学堂改为南京海军军官学校;福州船政学堂分为制造学校和马尾海军学校;烟台海军学堂、广东水师学堂分别改为烟台海军学校、广东海军学校;改水师练营为海军练营。1912~1913年,先后将江南船坞、大沽船坞、福州船政局收归海军部管辖。1914年12月,海军部改海军警卫队为陆战队(营)。1915年,海军部将接收之吴淞商船学校与南京海军军官学校合并,改名为吴淞海军军官学校。1917年7月,海军总长程璧光、第1舰队司令林葆怿率“海圻”等7艘舰船,由吴淞南下广州,与先期到达广州的“海琛”巡洋舰连同原驻粤2艘舰艇和后来抵粤的练习舰队之“肇和”巡洋舰共11艘舰艇参加护法。从此,海军分裂为北洋政府海军和广州革命政府海军,以后又出现东北海军。北洋政府海军1917年7月,北洋政府(1912~1927)内阁改组,任刘冠雄为海军总长,饶怀文为海军总司令。将留北洋的舰艇重新编组为第1、第2舰队和练习舰队,主要活动于长江中、下游和福建海面。12月改海军总司令处为海军总司令公署。1918年1月,在福州船政局内组建海军飞机工程处,后改名海军飞机制造处;4月,改艺术学校为海军飞潜学校。1919年制成第一架水上飞机(至1937年共制成各种飞机20余架)。1919年7月,海军部在哈尔滨设吉黑江防筹备处。次年5月,该处改为吉黑江防公署,并以“江亨”等8艘舰艇组成吉黑江防舰队。1922年4月,吉黑江防舰队改归奉天省节制。第一次直奉战争中,海军助直反奉。1923年6月,海军陆战队在福建扩编为暂编海军陆战队第1混成旅。1924年3月,由粤北上之“海圻”等舰艇编为渤海舰队。同年,厦门船坞移归海军部管辖。1927年3月,海军总司令杨树庄率第1、第2舰队和练习舰队宣布脱离北洋政府,加入国民革命军。不久,渤海舰队为奉军吞并。至此,北洋政府海军瓦解。广州革命政府海军1917年9月,中华民国军政府在广州成立,程璧光任海军总长,林葆怿任海军总司令。将南下各舰编为护法舰队,原广东舰艇编为江防舰队,由江防司令部管辖。1918年7月,总裁制军政府成立,林葆怿任政务总裁、海军部长兼海军总司令。1920年11月,孙中山重组军政府,任汤廷光为海军部长。任林永漠为舰队司令兼署理海军总司令。1921年5月,中华民国政府在广州成立,仍任汤为海军部长。1922年4月,海军闽、鲁两派矛盾激化,部分舰艇策划北归,非常大总统孙中山遂下令收回在粤海军军舰,任温树德为海军总司令、陈策为江防司令。6月,陈炯明叛变,海军被陈控制。1923年3月,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在广州成立,任陈策为海防司令、杨廷培为江防司令、温树德为舰队司令。12月,温被北洋政府收买,率“海圻”等6舰由汕头驶往青岛。1924年5月,大本营将留粤的“飞鹰”等舰编为练习舰队,潘文治任司令,归粤军总司令节制。1925年7月,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军事委员会设海军局。1927年3月,北洋政府海军总司令杨树庄率部参加国民革命,被任为国民革命军海军总司令。随即指挥所部配合北伐军攻占淞沪、南京,后又在吴淞至山东沿海与渤海舰队多次作战。9月,成立鱼雷游击队。至此,国民政府海军辖4个舰队,共有舰艇44艘,总排水量3万余吨。1928年2月,海军陆战队成立第2混成旅,并正式组建陆战队司令部。旋又将2个混成旅缩编为2个独立旅。12月,军政部设海军署。东北海军第次直奉战争中奉军败北后,张作霖于1922年8月在东三省保安总司令部设航警处,管辖吉黑江防舰队,筹建海防舰队。1923年1月,在葫芦岛创办航警学校。1924年东北海防舰队成立,辖“镇海”等4艘舰艇,以营口为基地;设江海防总指挥部于奉天(今沈阳),沈鸿烈兼总指挥。1926年1月,东北江海防总指挥部改组为东北海军司令部,沈鸿烈任司令。1926年11月起东北海军司令部陆续接管渤海舰队。1927年6月,改称东北海军总司令部,张作霖兼海军总司令,沈鸿烈任副司令兼代总司令,将江防、海防、渤海三舰队合并为东北联合舰队。张作霖旋组织安国军政府,任张宗昌为海军总司令,将东北联合舰队改编为第1、第2舰队和吉黑江防舰队。1928年7月,张学良任东北保安总司令兼海军总司令,将安国军各舰队改称东北海防第1、第2舰队和江防舰队,辖“海圻”等26艘舰艇,总排水量近2万吨。1929~1949年1929年4月,国民政府将军政部海军署扩充为海军部,杨树庄任部长,陈绍宽任政务次长代理部务。直辖第1、第2舰队、练习舰队、鱼雷游击队和测量队、巡防队、航空队,共有舰艇50艘左右,总排水量近3.5万吨。东北海防第1、第2舰队编为第3舰队(未实行,至1933年7月5日方正式纳入海军编制序列,改称第3舰队),仍隶属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部。北伐时留粤的舰艇编为第4舰队,归广东省政府管辖。7月,发生中东路事件,东北江防舰队被苏联黑龙江舰队击毁舰艇5艘,自沉舰艇2艘,江防舰队基本覆没。海军部继1927年在上海设立海军航空处后,1923年6月又筹设厦门海军航空处。1933年两处合并于厦门称海军航空处,负责海军航空飞行训练,监督、指挥所属航空队、航空工厂及航空教育机构。同期,海军部着力于整顿:调整组织,统一编制;颁布各种条令、条例,完善法规;裁汰、建造、改装舰艇(1912~1937年,共建造排水量2600吨级平海巡洋舰以下各型舰艇51艘,改装12艘);加强海军学校,除马尾、青岛、黄埔3个主要海军学校外,又于1932年在江苏镇江开办电雷学校。至1937年海军共有各型舰艇120余艘,总排水量约6.8万吨。“七七”卢沟桥抗战爆发后,海军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无力在海上拒敌。为阻敌溯江西进,先后在上海、江阴、马当等地港口和水道构成多道阻塞线(见江阴阻塞作战),并在珠江、闽江和青岛、刘公岛等港口、水道沉船堵塞,以迟滞日舰进攻。1938年1月,裁撤海军部,成立海军总司令部,隶属军事委员会,陈绍宽任总司令,保留第1、第2舰队番号;建立海军炮队、海军特务队和海军雷队。武汉、广州、宜昌沦陷后,沿海港口及长江中、下游均被日军侵占,海军所剩10余艘小型舰艇后撤川江。至此,海军已无力作战。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于1945年9月成立军政部海军处,12月改组为海军署,筹备重建海军。1946年5月,海军署扩编为海军总司令部,参谋总长陈诚兼总司令,桂永清任副总司令代总司令。在此期间,先后收缴侵华日军各型舰艇船舶1400艘,从日本本土分得降舰34艘;接受战时盟友美国援助舰艇131艘,英国赠送舰艇11艘,经过甄选,保留大小舰艇420余艘,总排水量约19万吨,编入战斗序列275艘,官兵4万人,组建成海防第1舰队和第2舰队、江防舰队、运输舰队及10个炮艇队。并将全国沿海地区划分为4个海区,于榆林、左营、上海、青岛分别建立基地司令部,后改为海军军区。恢复海军陆战队建制,重建陆战队司令部,将3个陆战团扩编为2个陆战师。同期,在美国海军顾问团的协助下,于青岛设立中央海军训练团,着重加强接舰训练,后与上海海军军官学校合并为青岛海军军官学校,将军官训练集中于该校;士兵训练集中于海军军士学校;舰艇、军械制造及电工训练集中于海军机械学校。1946年,海军派舰艇收复东沙、西沙、中沙、南沙等南海诸岛。解放战争期间,海防舰队划区封锁龙口、烟台、威海、营口、渤海湾等沿海地带,控制庙岛列岛、长山群岛、荣成湾、莱州湾;破坏胶东解放区与辽东解放区间的海上交通,支援陆军进攻沿海各解放区的人民解放军。江防舰队则控制长江,妄图阻止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在此期间,“重庆”号巡洋舰等90余艘舰艇、3000余官兵起义,加入人民解放军。其余舰艇于沿海港口、岛屿解放之际,先后逃往台湾。1912~1949年,民国海军从分裂到统一,从消亡到重建,历经兴衰曲折复杂的过程。广大海军官兵虽然满怀振兴海防之志,但各种政治势力竭力控制海军作为互相争战的工具,其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在保卫海防和反侵略战争中,始终未能发挥重要作用。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是人民解放军中以舰艇部队和海军航空兵为主体,担负海上作战任务海军的军种,是海上作战的主力,是在人民解放军陆军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兵力由舰艇部队、潜艇部队、航空兵部队、海军陆战队、岸防兵部队、后勤部队等组成。1949年3月24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热烈庆祝“重庆”号巡洋舰官兵起义,指出中国人民必须建设自己强大的国防,除了陆军,还必须建立自己的空军和海军。1949年4月4日,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参谋长张震奉中央军委命令,到达江苏省泰县白马庙乡(今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白马镇),建立渡江战役指挥部,接受国民党起义投诚舰艇,组建一支保卫沿海沿江的海军部队。1949年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领导机构在白马庙乡成立,张爱萍任司令员兼政委,人民海军从此诞生。1989年3月,中央军委批准确定1949年4月23日为人民海军成立日。 1950年4月14日,海军领导机关在北京成立,这是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和指挥的海军部队最高领导机关,肖劲光任司令员,刘道生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同年任命王宏坤为副司令员,罗舜初为参谋长,后相继组建了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和北海舰队。1953年2月,毛泽东主席视察海军舰艇部队,为5艘舰艇写下了5张同样的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几十年来,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人民海军不断发展壮大。陆续组建了海军水面舰艇部队、海军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部队和海军陆战队五大兵种体系。海军水面舰艇兵力包括驱逐舰、护卫舰、导弹艇、鱼雷艇和各种勤务舰船等。海军潜艇兵力包括常规动力潜艇、核潜艇等。海军航空兵作为重点发展的兵力之一,至1955年底,基本形成了以岸基航空兵为主的海空作战防御体系。海军岸防部队是部署在沿海重要地段,参加沿岸防御作战的兵种。海军陆战队是担负登陆作战任务的兵种,成为海军第五个兵种。此外,海军还陆续组建了各种专业勤务部队,包括观察、侦察、通信、工程、航海保障、水文气象、防险救生、防化、后勤供应和装备修理等部队,其任务是保障海军各兵力顺利进行战斗活动。从1978年开始,人民海军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科学地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及其发展趋势,领导我军建设完成了战略性的转变。邓小平同志指出“建立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战斗能力的海军”,进一步明确了人民海军建设的根本要求。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新形势下的海军建设与发展更予以高度重视,号召要“建设祖国的海上长城”。1995年10月,军委主席江泽民等军委领导集体视察海军部队、观看海上演习并作重要指示,进一步为新时期的海军建设指明了方向,使海军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首先,在武器装备建设方面有了长足发展。以新型驱逐舰、新型潜艇、新型战斗机为代表的新一代主战装备,以及与其相配套的新型导弹、鱼雷、舰炮,电子战装备等武器系统陆续交付使用。人民海军已拥有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导弹护卫艇、导弹快艇、猎潜艇、常规潜艇和核潜艇等主战舰艇,质量不断提高。海军航空兵现已装备了轰炸机、巡逻机、电子干扰机、水上飞机、运输机等勤务飞机。海防导弹形成系列,不仅有岸对舰导弹、舰对舰导弹,还有舰对空导弹、空对舰导弹、空对空导弹等。其次,在后勤保障方面已初步形成现代化保障体系,已建成一批“军港城”、“机场网”、“仓库群”。完成了潜艇基地、水面舰艇基地和西沙群岛、南沙群岛、驻香港舰艇大队后方基地等一批重点建设工程。海军后勤部队拥有的大型油水船、测量船、打捞救生船、运输船、拖船、医院船等多种勤务舰船的吨位比70年代增加了2倍。再次,科研成果大量应用于装备建设中。改革开放后,海军积极利用国内的先进科技成果和有选择地引进国外新技术,对现役装备加以改进,提高研制装备的起点,取得科研成果8000多项。这些科研成果被应用到装备建设当中,实现了直升机上舰、电子战上舰、新型舰炮上舰、战术软件上舰、深水炸弹反潜武器系统化、舰舰导弹超视距、鱼雷加装智能头、护卫舰全封闭等几十项关键技术的突破,海军装备的战斗力水平成倍增长。同时,人民海军在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和支持国家海洋事业发展中亦起到重要作用。为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海军先后出动舰船20多万艘次,完成了大量海上抢险救灾、护渔护航、保障海洋科研、支援海上运输和海洋工程建设、进行海洋测量和海洋大气观测、建设无线电导航系统和其他各种助航标志等任务,为国家海上交通、海洋开发建设事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近20年来,人民海军还参加抢险救灾12000多次,援救人员6万多人次,救助国内外遇险船只7600多艘。现有兵种和舰队组成海军现役兵力共23.62万人,占解放军总人数的10%。其中包括海军航空兵2.5万人,海军岸防部队2.5万人,海军陆战队4万人。共分为五大兵种: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航空兵、岸防兵和陆战队。水面舰艇部队编有战斗舰艇部队和勤务舰船部队。拥有29艘驱逐舰,45艘护卫舰,26艘坦克登陆舰,28艘中型登陆舰,1艘船坞登陆舰,54艘柴电潜艇,5艘核潜艇(外媒称有2艘新型攻击核潜艇即将服役),1艘弹道导弹核潜艇(外媒称有1艘新型弹道导弹核潜艇即将服役),1艘航母(辽宁号,服役于北海舰队,由中央军委直接指挥),45艘近岸导弹艇。海军下辖三个舰队,分别是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每支舰队下辖水警区、舰艇支队、舰艇大队等。北海舰队是中国海军唯一拥有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的队伍。司令部设于山东省青岛市。下辖青岛(辖威海、胶南水警区)、旅顺基地(辖大连、营口水警区)、葫芦岛基地(辖秦皇岛、天津水警区)。其中葫芦岛基地为核潜艇母港。东海舰队负责防卫中国东海水域的安全。司令部设在浙江宁波。下辖上海基地(辖连云港、吴淞水警区)、舟山基地(辖定海、温州水警区)、福建基地(辖宁德、厦门水警区)。南海舰队负责防卫南中国海水域,特别是南海诸岛的安全。司令部设在广东湛江。下辖湛江基地(辖湛江、北海水警区)、广州基地(辖黄埔、汕头水警区)、榆林基地(辖海口、西沙水警区)。中国海军发展战略已从近海型海军走向区域型海军,海军运用范围要涵盖近海以外一千海里或更远距离,要求因应中国海战战场点多线长的特点,收缩点线,突出重点,在东部和南部海战战场形成相互呼应的战场体系,在战时要具备控制中国海域通往大洋水域重要海峡水道的能力。到2008年,中国海军将拥有7900吨「现代」级驱逐舰4艘,3670吨「旅大」级(051GⅢ)驱逐舰6艘,6600吨「旅海」级(051B)驱逐舰1艘,6600吨「旅海II」级(051c)驱逐舰2艘,4200吨「旅沪」级(052)驱逐舰2艘,6500吨「旅洋」级(052B)驱逐舰2艘,7000吨「旅洋II」级(052C)驱逐舰2艘,3100吨「江卫2」级(053H3)护卫舰12艘,4000吨江凯级(054)护卫舰2艘,4000吨江凯II级(054A)护卫舰4艘,共37艘较为先进的水面舰艇。 分为驱护舰编队和护卫舰支队。驱护舰编队是水面作战的主要力量,配备1艘补给舰,能独立进行近海作战。其中北海舰队驱逐舰编队由2艘051GⅢ、2艘052型和4艘054型护卫舰共8艘舰艇组成;东海舰队驱逐舰编队由4艘「现代」级、2艘051GⅢ和2艘053H3型护卫舰共8艘舰艇组成;南海舰队驱逐舰编队由2艘052B型、2艘052C型、1艘051B型和2艘051GⅢ共7艘舰艇组成。护卫舰支队是全部由护卫舰组成的、主要执行护航、护渔、近海巡逻和战时支援等任务的水面力量。北海舰队护卫舰支队由4艘053H3型组成;东海舰队护卫舰支队由6艘053H3型组成;南海舰队护卫舰支队由4艘053H3型组成。051型为我国第一代驱逐舰,总体性能已非常落后,但随著第二代指挥系统和新型武器的上舰,性能有了较大提高,特别是051GⅢ型,已基本达到第二代驱逐舰的水平。052型作为第二代驱逐舰,总体性能较好,虽服役不长,但也进行了大规模改装。052C型驱逐舰将成为批量建造的主力驱逐舰,江南厂将在未来的几年内建造7艘左右的052C。护卫舰的改进主要是对053H2(江卫Ⅰ)的改进。053H2作为第二代护卫舰的代表,性能本不太先进,而且已渐落后,因此应将4艘053H2按照053H3(江卫Ⅱ)的标准进行改进,提高总体作战能力。改进后部署在东海舰队。4000吨级054型护卫舰将成为海军护卫舰中的中流砥柱,沪东厂将在2010年之前完成8艘(保守估计)。随着新一代主战舰艇走向远洋的需要,原有的几艘远洋补给舰越来越力不从心,以886舰为代表的新型补给舰将建造6艘以上,确保三大舰队各有两艘,一艘海上,一艘备航。加上福清级两艘,南运级1艘,我国届时将拥有20000吨以上的大型补给舰9-10艘,基本满足海军远洋活动的需要。水雷战舰艇,我国海军在这方面非常薄弱,老式的苏制T54型扫雷艇还在使用,新的082型基地扫雷艇数量少,续航力有限。潜艇部队是中国海军的支柱之一,中国海军拥有西太平洋规模最大的一支潜艇部队,但老式潜艇占主要部分,性能落后,已不能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改进后的035 ES5F改型潜艇共6艘,分别部署于北海和南海舰队。039型潜艇作为新一代常规潜艇,到2005年将达到8艘,分别部署在三大舰队。其中东海舰队4艘,北海和南海舰队各2艘。由于我国自行建造的039型潜艇仍存在不足,因此从1994年开始从俄罗斯先后订购12艘「基洛」级潜艇来满足未来海军作战需要,其中877EKM型2艘,636型10艘,各舰队4艘。我国拥有091型攻击核潜艇6艘,092型战略核潜艇3艘(编号406甲、406乙、406丙),近海巡逻和战时支援等任务的水面力量中国为了解决核潜艇的性能问题,一边先后对091和092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技术改进,一边开始研制中国的第二代核潜艇,即093和094。海军过去十年将舰队现代化,并汰旧换新。海军航空兵装备有800架战斗机。编有9个师。还有海上巡逻和反潜作战用的飞机17架,各型直升机103架。主要有:直-9C轻型舰载反潜直升机,卡-28舰载反潜直升机(俄罗斯卡-27的出口型号)。海军航空兵将装备3个飞豹师(共120架歼轰7),每个师40架歼轰7。另外,至2005年底,海军总共购回48架苏30MKK2战斗机。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