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达

葛达

中文名:葛达
英文名:GE DA
国籍:中国
民族:汉
身高:175 cm
出生地区:山西运城
出生日期:1988年12月25日
毕业院校:太原科技大学运城工学院
职业:导演、演员
代表作品:二叔去哪儿、盗墓奇遇记
详细介绍:葛达,外号疙瘩。1988年12月25日出生于山西运城,青年演员、导演。2010年,拍摄首部短片《运城......>>>查看葛达详细资料

葛达人物经历

初入社会: “搬砖”民工变身网络达人1988年的冬天,葛达出生于盐湖区一个普通的农村人家。2005年,互联网大潮方兴未艾,一心要“踏浪前行”的葛达考入太原科技大学运城工学院计算机专业。2008年毕业之后,葛达发现,他所能找到的基层网络维护工作工资都特别低,很多公司开出的月薪仅仅只有七八百元。一个关系好的同学告诉葛达,他爷爷是一个包工头,承揽了很多铁路工程的施工业务。秋冬季节,葛达和同学前往位于河北铁路工程工地。铁路白天通车,工人们经常是在半夜封路的短暂时间里突击施工。没干几个月,就入冬了,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天气里,20岁出头的葛达跟工友们搬运铁轨,每次忙完,葛达每根手指都疼得直不起来。工地食堂里的食物比外面相比,只能用“质次价廉”来形容。葛达每天吃的是一块五毛钱的汤面,偶尔也会奢侈一下,来一罐九毛钱的啤酒。谈到睡在工棚里的日子,葛达说:“那时候的想法很简单,就想着用自己的双手挣钱,起码不用再靠父母,自食其力,够自己生活。”随后,葛达做过酒店保安、客房领班,但是生性活泼的他始终觉得自己不适合去做一个“左右逢源”的服务业人员。一切回到原点,葛达选择继续从事计算机行业。在网站建设领域几经磨练,葛达和同学麦兜在承揽网站制作、三维全景拍摄等业务方面做得风生水起。涉足影视: 千里赴横店学习表演“真经”▲葛达在横店做群众演员从网络“虾米”到“大侠”,葛达接触到越来越多的网络新鲜事物。一个偶然的机会,葛达参与了影视音乐片《运城style》的拍摄,从此他的演艺之路“一发不可收拾”。虽然还在干着老本行,可葛达早已经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满脑子想着参与更多的影视表演与创作。2013年年初,从媒体上得知横店影视城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实景拍摄基地后,葛达自费前往浙江横店闯荡“江湖”。在横店的日子里,从刚开始的无戏可演,到在剧组里跑龙套,葛达是成千上万“影视追梦人”中的普通一员。在剧组里,每天看着那些明星、老艺人拍摄“大片”,葛达就会默默地记住他们举手投足间的表演技巧。最近正在热播的《神雕侠侣》《情定三生》《八仙前传》里,葛达或是只有“模糊身影”的群众演员,或是能来几句台词的小角色,这些进展让葛达的影视梦越来越清晰。一次偶然的机会,葛达听片场一位副导演说《变形金刚4》正在招募群众演员,为了能够有机会到国际大片“刷存在感”,葛达毅然决定报名参与。虽然葛达在这部机器人科幻电影中只是跑龙套,这依然挡不住他对于影视表演的一腔热爱。从那以后,他心里更加坚定了踏上影视之路的想法。微喜剧“屌丝回来了”当时搜狐视频出品的《屌丝男士》系列剧非常火爆,回到运城后,葛达就招集到一群热爱影视的朋友,拍摄完成系列微喜剧《屌丝回来了》,在运城网友圈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这种类型的短片一集只放八九个搞笑段子,看多了,会让大家产生审美疲劳。”葛达说,他就觉得微喜剧并不是一条让他继续走下去的影视之路,然后就萌发了去拍故事型微电影的念头。为梦献身: 倾尽所有只为圆一个电影梦今年9月,在网上偶然结识一个专业编剧后,葛达决定自费投拍微电影《二叔去哪儿》。微电影《二叔去哪儿》是一部时长48分钟的贺岁喜剧。该剧讲述了叔侄俩为筹备10万元彩礼钱准备走上歪门邪道,却阴差阳错与越狱杀人犯相遇,叔侄俩斗智斗勇最终擒获越狱重犯的故事。葛达粗略计算,拍摄一部48分钟左右的微电影需要投入10万元左右。听到这件事,很多朋友们都反对他冒险拍摄这部微电影。梦想在作祟,钱包在流血。铁了心要拍摄这部微电影的葛达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再加上从朋友那里借的钱,正式筹备拍摄这部微电影。在筹备阶段,葛达不仅忙着在上百名运城网友中选拔出适合的演员,还要招募道具、录音、化妆等十多名工作人员,这才让这个草台班子搭建起来。那段时间,葛达和朋友开着车,满运城市区转悠寻找合适的场景拍摄地。因为片中一个重要场景——猪圈不能达到剧本要求,葛达和工作人员顶着小雨、拿着铁锹,亲手搭建起一座猪圈。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