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岗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展开>>
高岗

高岗

中文名:高岗
国籍:中国
出生地区:陕西省横山县武镇乡高家沟村
出生日期:1905年
详细介绍:高岗(1905年-1954年8月17日),男,陕西省横山县武镇乡高家沟村人;原名高崇德,字硕卿;贫苦......>>>查看高岗详细资料

高岗人物评价

毛泽东对高岗的评价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那篇著名讲话中,提到并且称赞了高岗。他说,许多抗日根据地是八路军、新四军到后才创立的,许多地方工作是外来干部去后才发展的。在这种条件下,只有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完全团结一致,只有本地干部大批地生长了,并提拔起来了,根据地才能巩固,我党在根据地才能生根。接着,毛泽东同志比较了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的长处和短处:外来干部比较本地干部,对于熟悉情况和联系群众这些方面,总要差些。拿我来说,就是这样。我到陕北已经五六年了,可是对于陕北的情况的了解,对于和陕北人民的联系,和高岗同志比较起来就差得多。1953年以后出版的《毛泽东选集》,勾掉了高岗的名字,把后面这句话改为“和一些陕北同志比较起来就差多了”。1954年2月28日,毛泽东审阅了周恩来在高岗问题座谈会的发言提纲,并亲笔作了一些修改。提纲中有一段话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高岗虽有其正确的有功于革命的一面,因而博得了党的信任,但他的个人主义思想(突出地表现于当顺利时骄傲自满,狂妄跋扈,而在不如意时,则患得患失,泄气动摇)和私生活的腐化欲长期没有得到纠正和制止,并且在全国胜利后更大大发展了,这就是他的黑暗面。高岗的这种黑暗面的发展,使他一步一步地变成为资产阶级在我们党内的实际代理人。高岗在最近时期的反党行为,就是他的黑暗面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就是资产阶级在过渡时期企图分裂、破坏和腐化我们党的一种反映。”位于北京万安公墓的高岗之墓这段话中的“高岗的这种黑暗面的发展,使他一步一步地变成为资产阶级在我们党内的实际代理人”,和“同时也就是资产阶级在过渡时期企图分裂、破坏和腐化我们党的一种反映”,是毛泽东亲笔加写的。李维汉对高岗的评价1981年,李维汉在一个座谈会上说:“第一,1942年西北局高干会的路线是正确的;第二,高岗在边区党委和西北局的工作是执行中央路线的;第三,土地革命时期陕北有两个人民领袖——刘志丹和谢子长。”王首道对高岗的评价1982年,王首道在一个会议上说:“高岗在陕北同刘志丹等人,建立西北革命根据地是有功的。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以前,一度要把他们抓起来当作右派,后来我们给他们平了反,刀下留人,高岗是很感激的。但以后,高岗极端个人主义发展,走上了反党和自绝于人民的道路。”《高岗传》一书对高岗的评价戴茂林,赵晓光在《高岗传》一书中评价高岗一生有五大功绩:1. 参与创建了西北的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2. 抗日战争时期连任三届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议长;3. 国共内战中共成功夺取东北立下功劳;新中国建国初主持东北的建设;4. 抗美援朝战争提供了后勤保障。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