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伊斯堡

杜伊斯堡

中文名:杜伊斯堡
详细介绍:杜伊斯堡,德国西部鲁尔区重要工业城市,在鲁尔河注入莱茵河处。人口54.2万。中世纪为一商业城市,现为......>>>查看杜伊斯堡详细资料

杜伊斯堡历史

近罗马时代考古挖掘已经找到了证据,在公元前一世纪的时候,在杜伊斯堡曾有一个可防水淹的城堡区域。 其中“旧市场”这片区域自公元5世纪即为城市的中心市集,而杜伊斯堡所在的“Hellweg”(意:光明之路,为中世纪重要的商贸通道),有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该城在莱茵河畔显得独一无二。其时罗马人常派兵驻守着这个莱茵的渡江口。* 420年来自内日尔曼的Franken人从罗马人手上纂夺了居住地和老城区。* 883年Norman人和维京人征服了杜伊斯堡并在此过冬。最早有关杜伊斯堡的文字记录出自Regino von Prüm年鉴。特里尔的城市图书馆藏有该文献。中世纪杜伊斯堡坐落在莱茵河和鲁尔河的汇流处的高地上。由于其天然优越的地理位置,大概在740年间,一座皇帝行宫在此修建。10世纪被扩建为Königspfalz。现代和工业化时代全球经济危机在19世纪30年代初对该城冲击特别严重。那时杜伊斯堡的失业率是整个帝国最高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鲁尔区的物资中转站和著名的化工和冶金中心,杜伊斯堡理所当然的成为盟军轰炸的首要目标。除了工业设施外,平民也成为轰炸目标。1936年后,杜伊斯堡又开始有军队入驻。1936年5月7日,纳粹政府公然无视凡尔赛和约和洛迦诺公约,向莱茵非军事区派驻军队,第79步兵团的一个营进驻杜伊斯堡市,即所谓的“再军事化”。1941年 仅在6月12日/6月13日,英国轰炸机就投放了445吨炸弹。虽然城市的北部在5月28日时战争已经结束,但是鲁尔河以南的战争直到1945年4月12日,随着美第9军第17空军师的进驻才结束。二战中的至少299次轰炸行动几乎将老城完全摧毁。80%的住房被完全摧毁或严重损坏。整个城市包括基础设施在战后几乎是完全新建的,大部分的历史遗迹都不复存在了。当代20世纪末杜伊斯堡面临着许多结构问题亟需解决。钢铁工业的没落使很多原本赖以为生的工人失去了工作。1986年位于Rheinhausen的Krupp-Hütte的员工试图阻止工厂的关闭,然而没有成功。城市人口的急剧下降导致了购买力的流失。杜伊斯堡对消费者和企业的吸引力在渐渐消失,因此市政府想方设法改善这种状况。由此数年前在市中心的繁华地带建造大型购物中心的计划就被提上日程。然而市议会在2005年中做出了一个颇具争议的决定--它并没有批准建设计划,而是将投资者选中的地块划为特殊地区,所以这些工程的未来还充满了未知数。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