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子武

董子武

中文名:董子武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身高:1.82米
出生地区:河北
职业:演员
代表作品:《三个失踪的人》,《贞观长歌》,《倚天屠龙记》
详细介绍:董子武,影视演员,代表作品有《三个失踪的人》、《征服》。董子武真正进入影视界是在1977年,在这之前......>>>查看董子武详细资料

董子武艺术经历

功力和机遇的结合董子武在《乾隆王朝》中饰演的海兰查董子武做演员已经差不多有三十来年了,听他讲他的艺术经历,就好象在看影视艺术的发展史,时不时会迸出“生产部门”、“国家命令”之类的关键词。董子武真正进入影视界是在1977年,在这之前,他已经是河北省话剧院一名青年演员了。至今他依然清晰的记得第一次邂逅影视的情景。那是一个火热的夏天,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严寄洲在为自己的新片《三个失踪的人》选演员。那时候,董子武还不懂得什么是影视,电影怎么演,不懂。不过最终他还是给严导留了一个地址,向影视勇敢迈进了第一步。那时候拍电影一般都是十个月,正常的生产周期也有七个月,所以艺术品质是非常讲究的。董子武在戏里面演一个大个子班长,拍戏的时候是冬天,其中也牵扯到春天的戏,但不凑巧的是拍摄周期脱长了,只能等待下一个春天到来了。这中间的一段时间,董子武插空拍了《二泉映月》。由此开始,他在北影厂一下就呆了五年,上了十部电影。而第一次拍电视剧是在1983年,他在陈怀恺导演的《双雄会》里演李自成的侄子李过。后来无论电影、电视,古装戏还是时装戏,他也都掺和一把,和周晓文、王小列、吴子牛等一批导演都合作过,就象滚雪球一样,他的作品越滚越多,也越滚越大,直到现在,也还将继续把雪球滚下去。董子武认为,做一个成功的演员,需要一种功力和机遇的结合。有机遇,没有功力,机遇没有用;有功力,没有机遇,没有你展现自我的平台,功力也就没有意义。而功力和机遇的这种关系,既微妙又复杂。在现代,由于商业社会的特点,又为演员提出了新的命题和成功方式。在过去,一个演员的资历需要国家部门给予的一个鉴定,那是一种荣誉,不是靠关系能够得来的。首先得有作品有影响,要报审批才能评上。现代演员的名气,则需要“打造”, 各个影视公司在以商业利益为目的的前提下,会采取多种多样的渠道,调动一切宣传力度来“推”一个人,所谓“做”出来的,这也是市场的需要,也是必然的。但关键的是,作为一个演员个体,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和方向,不要被浮华的表象所吞没。如果“做”是一种机遇的话,那么也要“做”得有价值和有延续性,真正好的演员是不会昙花一现的。艺术创作就是捧一捧水董子武在《天地人粮》中饰演的县委书记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凡搞艺术的,都会这么说。董子武认为,要尊崇生活,首先要尊崇老百姓的审美口味。不要把自己看的很高,好像艺术就是阳春白雪,去玩味一种所谓的个体自恋。老百姓需要的是一种愉快的故事体验,需要的是质朴的生活细节、真诚的情感影表现。这个对于他们,也就够了。在所有的艺术作品结构中,精品和糟粕永远只能占少部分,而中等的才是最多的一部分,这部分也许就是老百姓看完就忘的那部分,这是一个规律。而演员,不要强求出名,毕竟出名的演员是少数,影视工作却是需要大量的演员共同完成的,所以要调整心态,每接受一个角色,不管大小,都要建立一种工作的兴趣,并把它转化为一种努力认真的态度。所以不要去争什么,因为搞艺术创作就是捧一捧水,每一个手指头,就是各方面的人都要挤贴在一起,不让水露掉一滴,才能成就一部完整的作品。有这样一种说法,董子武就是大陆的吴孟达。当我把这个说法告诉董老师时,他哈哈大笑起来,他说,“我也能演喜剧啊,而且一点不差。不仅喜剧,我还特别想演反派,演个大坏蛋什么的,肯定过瘾极了。但是演员的戏路,不是演员自己可以决定的。曾经演过的一个成功角色一旦定了型,就很难改变了,其实这也是很多演员的苦恼。因为很多投资商他不愿冒风险,就怕一旦改变,会失去演员原来的卖点。谈到董老师近几年一直拍古装戏的原因时,他说,“有话剧底蕴的人演古装戏比较多,也比较便利,为什么呢,因为古装戏脱胎于舞台戏曲的成分,象京剧或者其他戏曲种类,都有韵,而这种韵来源于诗与词。中国人的欣赏习惯,演古装戏不带韵文,人们就觉得看着不舒服。而这个韵文本身必须通过舞台演员的台词训练。其实古时的老百性也不这么说话,但是演戏你不这么说,就很难听了,这是审美习惯。古装谁都能演,艺术本身有标准也没有标准,老百姓喜不喜欢就是标准,所以一般演古装戏,没有功力的人差点。”作为一个演员,董子武认为首先要做自己,要善于归纳自己,做人很重要,因为生活的态度会带到舞台上,什么人生观就会是什么演戏的状态。而且与对手合作的时候,要以真实的态度,不要把其他杂质夹杂在戏中。对于演员如何把握理性与感性,董子武用了一个很生动的比喻,他说,“就象一脚在门里,一脚在门外,你是这个角色,你又要控制这个角色。用理性来归置感性,要在似与不似之间。”走进魏征,合二为一《贞观长歌》里,董子武之所以将魏征演绎的如此准确,如此生动,并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投巧的,他是有一番认真研究的。他说,“对一个人物,你能理解多深就能演多深。这种深刻的理解,是经过年龄的增长人生的经历,积累在头脑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与事件的积累感受。把握一个人物,不仅要抓人物的主要方面,还要抓人物的性格侧面。谁都知道魏征,那是死谏之臣,这一点要抓住,要象,把这个概念放置在整部戏上,再把它稀释化。但光突出这个还不行,还要有侧面,他的痛苦,内心的矛盾,内心的恐惧和无奈,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对周围的世界都有感受,有回应,这种回应也是一个正常人的回应。而区别在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董子武在《贞观长歌》中饰演的魏征,他内心无私。但他也有他的狡猾,他吃透了皇上,他卖直,你就不敢杀我,因为我没有私心,这是本质的区别。”在演戏的过程中,董子武常常有一种即兴的激情与亢奋。有一场戏,皇上打太子。魏征认为不应该打,力争和皇上辩论,当时准备的是给皇上讲道理,一二三例举,结果实际拍摄的时候,总感觉不对,后来实际拍摄中,他跟着感觉进戏,当时棍子啪啪的响,他一下把棍子抓住,然后跑进去和皇上吵起来,一下感觉对了,是魏征的性格了。这时心里才舒服了。董子武说自己在刚开始影视表演的时候总“过”,总是话剧的范,很苦恼。但最终还是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慢慢归纳自己,以前演戏每次看回放,都把不足的地方牢牢记住,日后绝不再范同样的错误。所以现在演戏,他从来不看回放,只要现场感觉对了,就没有问题了,这一点,他非常自信。回忆“当有一天你老了的时候,你不需要再为生活奔波,也不需要在这人世沉浮,你会平静的呆着,看着晚霞落去,又从阳光中醒来,这世界上的所有事情,只有一件你能做而且想做的,那就是——回忆。回忆过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回忆曾经美好或者痛苦的,这时你就会发现,只到这一刻,当回忆席卷的时候,你是否感觉懊悔:什么事情我曾经想做却没有去做?”采访过后的很多天,董子武的这一番话还时时萦绕于我心间。“人生就是不要觉得后悔,做这一行我不后悔。”他如是说。采访那天是个雨天,窗外细雨蒙蒙,董子武坐在那里,用他充满磁性的声音为我制造了这样一个幻觉空间。后来我想其实并不是这段话给了我回味的悠远,而是当时那种情境中的情绪感染了我,当叙述的诗意和哲理向我扑面而来并打动我的时候,那就是董子武,作为一个演员的魅力,而这种魅力正是日积月累的功力。所以我想,尽管董子武的简历很长,尽管演的都不一定是主角,但我还是要把它记录如下,因为它会讲述的更多,甚过我以上的所有文字。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