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旭锋

董旭锋

中文名:董旭锋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区:陕西礼泉
出生日期:1980年7月
毕业院校:西京学院
详细介绍:董旭锋,男,汉族,1980年7月生,中共党员,出生于陕西礼泉,西京学院1998级毕业生,曾长期从事高......>>>查看董旭锋详细资料

董旭锋个人事迹

西京大学毕业留校,四年期间先后任校长秘书、校办主任、宣传策划处处长、保卫处处长等职务,连续四年被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创西京大学《雨花报》并任主编,成立西京大学电视台并自办栏目。多次策划西京大学大型活动。如策划组织“香奈尔—河两岸巨峰歌友会”、“西安市交警十大队中小学生普法知识竞赛”、“全国知名媒体走进西京大学”、“西京大学南校区开工典礼”“环保形象大使罗雨走进西京大学”等;主编《我爱西京大学》;参与策划拍摄教育纪实片《大山里的孩子》;邀请著名笑星姜昆、郭达、闫妮多次到西京大学演出;邀请著名主持人倪萍到西京大学做客并主持电影《美丽的大脚》首映式;参与编纂当代教育系列丛书。2002年年底,根据陕西省民办教育的现状,董旭锋同志带着省教育厅有关领导的期望和委托应王海棠院长邀请出任当时学院名称为陕西海棠美学专修学院(现为西安海棠职业学院)院长助理,主管学院宣传招生工作,使仅不足200人的名不见经传的学院一年之间便在白鹿塬上迅速崛起,四年时间使不足200人的小校一举成为了6000人的教育部备案的国家计划内统招类普通高校,创造了陕西教育史上的奇迹,董旭锋也因此被《陕西新闻联播》誉称为“民办高校成才第一人”。在西安海棠职业学院工作的几年里,在他的决策努力下,西安海棠职业学院四年间完成一次飞跃(由几乎衰败的院校飞跃为中国十大专业特色普通高校),两次更名(由陕西海棠美学专修学院更名为西安海棠专修学院,又更名为西安海棠职业学院)三次攀升(由名不经传的民办小校一次飞跃变为国家计划内普通高校,由在校生不足200人攀升为在校生6000余人,由建筑面积不足2万平方米发展为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在他的正确领导和不懈努力下,西安海棠职业学院的党团工作多次被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和共青团西安市委及共青团西安市灞桥区委表彰。在董旭锋同志的支持下,西安海棠职业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多次走上街头、广场、火车站、烈士陵园、敬老院等开展志愿者行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在工作的同时,董旭锋同志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素质修养,于2006年5月顺利从北京大学教育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班毕业。在工作的同时他全心投身于中国高等教育和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并任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委员会院校公关部副部长和民办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西安海棠职业学院迅速发展,迎来了建院以来的发展史上的春天。董旭锋董旭锋同志在西安海棠职业学院工作的几年,大力推行“勤工助学”阳光工程,先后几次率慰问团赴渭南、延安、咸阳、商洛、甘肃等地慰问贫困家庭,几年来共为贫困学生减免学费数十万元。董旭锋同志成功不忘家乡建设,他捐资助学为家乡小学建起了教学楼,他慷慨解囊资助5名乡邻子女顺利完成学业。董旭锋同志为高校稳定和社会和谐做出了突出贡献,在董旭锋同志的努力下,妥善地解决了学院基建单位拖欠民工工程款的问题,几年期间他与周边关系积极协调解决了数十起劳资纠纷和冲突矛盾,有力的促进了社会和谐和高校的政治稳定。董旭锋同志积极支持教育事业,先后数次深入咸阳、宝鸡、渭南等地到中学中进行了健康知识及成长成才讲座,几年间他深入学校82所,并出资为宝鸡十二棉纺厂子弟中学等学校设立了园丁奖、奖学金,鼓励中学一线老师为中国发展培养栋梁之才,鼓励广大中学生立志成才,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增砖添瓦。在西安航空旅游学院院长的董旭锋,依然奋战在教育事业的舞台上,正以昂扬的姿态谱写着自己教育人生的新篇章。2016年,他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投资35亿元,规划建设占地2100亩的白鹿原·白鹿仓民俗旅游文化景区,该项目是省、市、区三级人民政府重点项目。景区在传统的民俗文化基础上开拓创新,提出“民俗派·更民俗”的发展理念,创“一仓两园三营地”的全新旅游业态模式,即白鹿之仓民俗文化园区、白鹿仓文博园、白鹿仓游乐园、航空飞行营地、温泉房车营地、运动体验营地,揭开了民俗文化旅游的新篇章。景区一期开放以来,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000万人(次),成为西安旅游的新地标和文化旅游新名片,董旭锋因此被评为“第四届西部(丝路)十大风云创业明星”称号。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