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格罗斯曼

大卫·格罗斯曼

中文名:大卫·格罗斯曼
英文名:David Grossman
国籍:以色列
民族:犹太人
出生地区:耶路撒冷
出生日期:1954年1月25日
毕业院校:希伯来大学
职业:作家
代表作品:《当一匹马走进一家酒吧》、《到大地尽头》
详细介绍:大卫·格罗斯曼(David Grossman),以色列小说家、儿童文学作家,主要作品有《证之于:爱》......>>>查看大卫·格罗斯曼详细资料

大卫·格罗斯曼创作特点

主题

大卫·格罗斯曼格罗斯曼的许多作品,显示出与阿摩司·奥兹、亚伯拉罕·巴·约书亚等作家一样的社会参与意识。他关心以色列社会和政治,将笔触探及到当代以色列社会中诸如占领地问题、巴以关系等某些敏感话题。《羔羊的微笑》是格罗斯曼的首部长篇小说,1983年问世,这是以色列文学史上率先涉猎约旦河西岸问题并将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作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中心内容是由内心独白构成的三个故事,每个故事中都有悬念。一是心理医生绍什、绍什的丈夫尤里和尤里最好的朋友卡特兹曼之间的三角恋;二是尤里与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希尔米之间互为依傍的关系;三是绍什和一位年轻病人的暧昧关系。小说的中心冲突并非巴以冲突,而是人物性格冲突,只是人物个人命运与政治现实密切相关。大卫·格罗斯曼1987年,格罗斯曼到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难民营采风,完成随笔集《黄风》,如实描绘出难民营贫困破败的生存状况。他的另一部随笔集《在火线上沉睡》将视角投向以色列境内的巴勒斯坦居民区,提出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状况在犹太国家内遭到忽略的问题。在巴以问题上,大卫·格罗斯曼始终是个理想主义者,认为以色列人需要给巴勒斯坦人和平与平等的权力,而巴勒斯坦人也要认清以色列人的存在,希望巴以两个民族求同存异,有国界而无战争。格罗斯曼参加了许多抗议活动和国际和平倡议。然而,他在文学作品中几乎从不涉及这些灾难地带。他写丈夫过于猜忌妻子,写耶路撒冷大街上无家可归的孩子,写沉浸在爱情白日梦中的男男女女,写圣经人物参孙的孤独,写母女之间微妙而混乱的关系,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但几年前次子乌锐要服兵役时,他再也不能维持原状,从那时起他开始直接描写身边现实,描述外部局势的残酷如何干扰一个家庭并最终将其毁灭。痛,是近年来大卫·格罗斯曼生命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儿子在第二次黎巴嫩战争中死去后萌生的灾难意识影响着他人生中的分分秒秒。记忆的力量确实巨大而沉重。然而,写作为他创造了某种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死亡不再与生命截然对立,在写作时,他感到自己也不再处于“受难者”与“侵略者”之间的二元对立中。在写作时,他是一个完整的人,在他的各个部位之间具有自然的通道,有些部位在不放弃其身份的情况下更为亲近苦难,亲近以色列敌对方所持有的正义主张。

风格

大卫·格罗斯曼大卫·格罗斯曼的小说《证之于:爱》充满现实主义的色彩,同时又具有天马行空的幻想,被认为是类似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或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那样的小说。整部小说以一种奇特的方式撰写,比如前半部分出现长达数页没有任何标点符号、充满意识流特色的文章段落,最后一部分则以类似字典中词条解释的方式来讲述主人公的故事等,就连许多专业作家都不得不承认,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阅读,这更使得它被隔离在大众读物之外。在小说《迷狂》中,大卫·格罗斯曼剔除一切政治因素,试图让语言和人性主宰一切——把手中的望远镜换为放大镜,凑到事件和人物的近前细细观察。在《迷狂》中,故事的情节多是通过人物的述说和内心活动带出,格罗斯曼很清楚,他的目的绝不是清晰流畅地叙述一个不幸的爱情故事,清晰的故事情节反倒有可能破坏他对于人物迷狂内心的把握,反而有可能使他无法获得他所渴望的事物内在的真实以及词语内在的真实。为了对应人物情感上的迷乱状态,在叙述方式上,小说人物的交谈和回忆交织,回忆的情景往往在一行字之内就已经嫁接车内,在语言之流中自由出入,人称转换也非常灵活,甚至在一个句子里人称已经几易其主。事实因而被翻转,语言和想象力开始显现它们的威力。这样的手法增添了阅读的障碍,但却更形象地刻画出小说人物内心的恍惚、不安和纠结。另一方面,小说人物的迷狂之心也激活了语言本身,小说词语因而摆脱了工具语言迟钝的根茎,在漂浮中在和小说人物恍惚的邂逅中赢得了自己的生命。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