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美娥

陈美娥

中文名:陈美娥
国籍:中国
职业:南音名家
代表作品:《艳歌行》、《韩熙载夜宴图》
详细介绍:台湾汉唐乐府创办人、南音名家。19岁时她曾在台湾一家电台主持音乐节目,一位观众点播南音,她对此却一无......>>>查看陈美娥详细资料

陈美娥坚守传承

汉唐乐府将南管兴存的责任一肩挑起,陈美娥一面负责表演创作;一面传扬教学,出版指谱曲集;一面还做研究。1994年进一步成立“汉唐乐府艺术文化中心”,由她担任艺术总监。陈美娥说,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精神和传统感情的历史之声,其价值远超过掌声和喝彩所能衡量,她坚持南管需要的不只是“通俗阶级的赞美”,还需要“知识阶级的尊重”。1995年,受泉州以南音为曲牌排演的梨园戏的启发,汉唐乐府的经典剧目《艳歌行·梨园乐舞》产生了。秉持“舞者不歌,歌者不舞”的古风,陈美娥将戏曲中叙事的部份抽离,朝抒情写意发展,利用梨园戏的手姿、脚步、身形,配合南音古乐,编排成青春妩媚的《艳歌行》和寂清冷艳的《簪花记》。将传统梨园折子戏舞蹈与现场弹唱的空灵凄美的结合在一起。《艳歌行》全以女舞者,一个个仿佛来自远古画卷中走出来的仕女,令人惊叹那一种不存在于当今的美丽攸远之世界仿佛再现人间。加上后来得奥斯卡金像奖的叶锦添既传统又新颖华丽的服饰造型,1995年一发表即艳惊国际艺坛。从1995到1998年陈美娥率团历访美国、欧洲、大洋洲、日、韩、东南亚、大陆等地,让更多人认识梨园乐舞和南音。表演事业的成功,陈美娥始终不以为满足,始终怀着将南管传承发扬的使命感。汉唐乐府的探索是依古代音乐创作新的舞台作品。南音本身流传下了64套琵琶指法大曲,是保存相对完整的民间传统音乐种类之一。汉唐乐府并没有局限于把这些单曲照搬上舞台,而是重新整理和组合后,《艳歌行》、《韩熙载夜宴图》正是其中的代表作。2006年5月汉唐乐府新戏《洛神赋》同德国导演合作,在沟通无碍的验证下,陈美娥更加确信自己将原本抽离语言、文本的表达,纯粹用音乐和肢体,以及剧场美学去表现的正确方向。对汉唐乐府创造出来的的南音乐舞形式,陈美娥不无自豪的说,汉唐这条路是一个从传统发展到新传统的新典范。将来历史上应该会记录,中国的表演艺术史里,明末有昆曲、徽班进京的京剧,21世纪的中国,有南音乐舞的新典范。我想它可以成形。但她也强调,汉唐乐府的特色,并不是汲取不存在的元素,来丰富我的编舞手法。这些特色都是已经存在的,她很纯粹,没有丝毫西方元素,包括所有的肢体动作。采取现代化的手段,必须怀有对古文化的尊重,不能使之流俗化,不能为迎合现代的一些时尚潮流,抛弃传统的精神。艺术是经过历史锤炼,风格固化后,才形成文化、形成传统的。汉唐的优势就是这种自己民族的风格,既新又古。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