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华

陈宝华

(香港编剧)

中文名:陈宝华
英文名:Ella Chan
国籍:中国
出生地区:香港
毕业院校: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
职业:演艺 编剧
代表作品:《再见亦是老婆》《妙手仁心II》,《荣归》
详细介绍:陈宝华,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毕业。1985年加入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任编剧。从事创作事业十九年,创作的......>>>查看陈宝华详细资料

陈宝华《荣归》

剧情介绍

97年香港回归后,李国荣(焦晃饰)与李国凯(郑少秋饰)两兄弟终于得以团圆。此时,李国荣已是北京一家著名烤鸭店的主厨,而李国凯则是香港荣凯集团的总裁。香港与内地不同的发展现状,和二人迥异的人生经历、身份地位,使得兄弟间产生了摩擦。李国荣的义子李奕(吴军饰)来到香港发展。孩子们不同的人生走向,为各自事业拼搏的过程中,也使得两家人逐渐融合。亚洲金融风暴爆发,香港经济陷入危机。李国凯一家的根基动摇,商业奇才李明捷(林申(blog)饰)与父亲李国凯分道扬镳以至破产;大哥李明浩(张永智饰)虽身价连城却逃避现实离家出走;李家掌上明珠李明思(曾宝仪饰)厌食厌世,寻找精神依托却四处碰壁,一个家族濒临破碎。一向处世淡定的大家闺秀张淑媛(归亚蕾饰),对丈夫李国凯一贯支持包容,荣归此时不堪重负,精神受到巨大打击。在大哥李国荣的帮助下,李国凯家完成了一次重建,孩子们开始重新创业,建立未来。生活刚刚有所转机,李国凯却被确诊患有血癌。李国凯消极治疗。大哥李国荣不会放弃弟弟,坚持捐献骨髓。全家人再次聚集到李国凯身边。成功地接受了骨髓移植手术的李国凯终于战胜病魔,更感谢大哥的再造之恩。在二人共同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后,李国凯欲将财产赠送给大哥,却被谢绝。李国凯才恍然明白,大哥对自己无私的爱。李国荣一语点破弟弟,人的寄托在于对祖国家的贡献,而不在于个人财富。李国凯决定为神州大地贡献孝子微薄之力。

首次尝试

□电视剧:您写香港回归这个题材的契机是?■陈宝华:荣信达的李小婉,婉姐有一天她找我做这部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的戏,问我有没有时间写。但我就跟她讲,做回归大戏是第一次。我还可笑地问她是不是每天要去中央台上班的?她告诉了我一个差不多的路线,我就从7月开始构思,近期拍摄的是我构思的第四个版本。我当时看了一些回归戏,发现其中的优缺点来帮助自己,这时我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内地的时装戏不知道怎么去写香港,香港写的内地也不是那样的。所以说这次我创作的东西跟从前的不一样,我要随中央电视台的脚步,李少红和婉姐都非常帮我。我就很清楚我的岗位是去配套导演的,这个是我要学,也很愿意去学的。(最初的版本和第四版改动大吗?)没有,大体上都在的。

框架

□电视剧:《荣归》大的框架是什么?■陈宝华:二十四集的篇幅分得很清楚,在[荣归]里我们不再堆故事,前八集写1997香港刚回归的情形,大家怎么去看对方。我以一个香港人的身份告诉大家香港人是怎么看待回归的。这个是非常真的。因为我们当初是殖民地,没有人教给我们“国家”的概念,最初,我们的脑海是空白的,我们就是因为不知道怕的是什么才害怕。很多媒体把内地不好的东西放大来写。1990年开始我们就生活在一个纸醉金迷的环境中,有笑就好。我回到香港发现还是有很多人不了解内地,他们去罗湖买东西按摩,就以为自己知道内地是什么样子了。这部戏中间八集重点放在金融风暴,1990代初香港一英尺的面积平均价一万块!当时在香港的内地人分不同层次的,有海归也有社会底层的,这也是我们这部戏的一个特点,把一个多元化的香港展示出来的。香港人愿意和内地人做生意是因为市场大,在戏里我设定了香港富豪和内地烤鸭师傅是兄弟的关系,所以最后八集是弟弟(郑少秋饰)的角色得了血癌,哥哥(焦晃饰)用骨髓救他。

感觉

□电视剧:和郑少秋、焦晃合作的感觉如何?■陈宝华:郑少秋非常好,因为他也吃过苦,也从来不浪费食物。这一点我很敬佩他。他很聪明,很会调动现场的气氛。人跟演技都好的演员真的不多见,他是其中一个。焦晃老师是一个醉心于艺术的人,他非常认真地看待工作。当初要见焦晃老师,我都没敢去染头发(笑),怕老人家觉得我不好!“有一次挺逗的,拍摄中途我得了风疹,但没发在脸上,而我又要和焦晃老师一起出去吃饭讲剧本,他不知道我有病了,问我吃不吃牛肉,我说我信佛所以不吃,问我吃不吃辣,我说我不吃,问我喝啤酒不,我说那好吧,喝。其实是我出疹不能吃那些东西,但我怕我再说不喝,人家觉得我麻烦(笑)。结果回到家一看全身都肿了,第二天打了针才好。

加盟

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的央视大戏《荣归》日前已经开机,投入紧张的拍摄中,这部戏在香港回归题材戏剧中属于演员阵容非常强大的剧集,郑少秋、焦晃、归亚蕾、吴军、林申、曾宝仪、香港第一男模张永智、田蕊妮等加盟,第33届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奖得主、香港金牌编剧陈宝华的加盟也是该戏质量的陈宝华保证。陈宝华首部创作剧集就是脍炙人口的《我本善良》,多年来香港金牌编剧的称号如影随形,《万家灯火》《妙手仁心2》《新不了情》等等热播大戏都出自她手,《荣归》是她继《天地真情》后第二次与李小婉、李少红合作。合作之初,制作人李小婉就问过陈宝华,是否有信心接下这部回归戏。而对于陈宝华来说,香港回归,她有颇多感慨,这下终于找到了一个出口。

感慨

她回忆到,十年回归,很多港人最大的感受是开始的几年他们不承认内地政府,觉得没安全感。想到1997年移交的那一天,香港人都盯着电视,香港政府不敢给他们放解放军进驻的场面,因为港人是很不习惯见军队的。李小婉惊讶:“你不知道解放军吗?”陈宝华说:“我不懂他们是谁嘛。”李小婉告诉她:“解放军就是我们的人民英雄啊。”面对回归,香港人的心态也各是各的不同:最高那一层,希望跟政府打交道;中层的人就想,千万不要下调我的楼价啊;底层的人也有他们的期盼,就是回归了可以买内地楼,娶内地老婆。而最终能够大力推动回归后的建设和关系的,是那些“海归”,因为他们很知道中国需要什么,这种形势之下,就慢慢冲出来成为主力。基于这种种的不同,陈宝华认为,《荣归》应该是讲香港和内地共同面对回归以及之后的一些困难。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亚洲金融风暴,香港人二十年的努力全都泡汤,他们从没试过那么惨,所以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是中国政府不断输血给香港,用差不多一千个亿去拯救香港的金融风暴,香港人的态度从怀疑到猜想,归属感。香港议员范徐丽泰就曾说,回归十年,令我们过海关的时候,可以写Chinese HongKong,写得很清楚,《荣归》里的风云际会以前我们经常会犹豫到底该怎么写,因为我们不确定,没有人给我们安全感。提到归属感,陈宝华认为自己的归属感比其他香港人更强,她来内地已经三年了,很多人是蜻蜓点水地赚钱就走,可她不这么想,她甚至还在北京买了楼房,开始学国画,还不时去逛逛潘家园。可以说,她已经很了解北京了。想到刚来北京的时候,在王府井大街上走,走得很快,助理就说,宝姐不用走那么快,这里不是香港。陈宝华说,北京好,这里的人还有时间看书,书也比较多。于是她就想,做人怎样奔命才算是有内容呢?这后来就有了她的《荣归》三大部分的架构。前八集算是第一部分,讲两地人在回归的交集中,因了不同的国情,对彼此的态度也不同;中间八集是第二部分,主要是讲亚洲金融风暴下的香港,家庭也起了风暴,随处可见人心的破碎;最后八集是第三部分,也是这部戏的终极主题,告诉你人生最大的难关无非是生老病死,那个时候是谁救你啊——国家。即使是分开了那么多年,国家也从来没放弃过你,所有人的感情终于回归,找到了自己的归属。难得与康熙对话在整个创作的过程中,陈宝华觉得最珍贵的就是焦晃老师,她赞叹说:“他真的是一个高人。”很早就看过焦晃的《康熙王朝》,哪敢想象有一天这个康熙就坐在自己对面。拍戏需要沟通剧本时,焦晃一般都称陈宝华为宝华同志或者宝华,而陈宝华却称,自己在焦晃老师面前就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以前的那些基础都只是平平无奇了。一次,焦晃对陈宝华说,你写的非常精彩,特别是写香港人,可是我觉得你对大陆不够了解。对此,陈宝华一点也不会不开心,她知道焦晃是醉心艺术的人,而且他也是很尊重别人的人,每次需要改动都会征求对方的意见,并把为什么要改说得很清楚。“他会把一个细节分析出很多层次来,这是在戏剧学院也听不到的珍贵的东西。”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