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景瑞

白景瑞

(台湾电影导演)

中文名:白景瑞
国籍:中国
出生地区:辽宁海城
出生日期:1931年6月10日
毕业院校:台湾师范大学
职业:导演、制片人
代表作品:寂寞的十七岁、再见阿郎、还我河山
详细介绍:白景瑞,1931年6月10日出生于辽宁海城,中国台湾电影导演、制片人。1997年12月11日,白景瑞......>>>查看白景瑞详细资料

白景瑞早年经历

白景瑞1931年,白景瑞出生于辽宁营口,籍贯海城,真实生日不详,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是6月10日。九一八事变时,与父母逃难入关,迁居北平。1936年,因父亲白沛霖出任安徽芜湖营业税局局长,举家迁居芜湖,白景瑞进入教会幼儿园就读。1937年,白景瑞进入汉口第四国小就读,并开始跟大人一起进电影院,观看默片,如《关东大侠》、《火烧红莲寺》等片。七七事变爆发后,再度举家逃难,并于1938年全家逃难至四川涪陵。1939年,白景瑞就读于重庆大溪沟小学,当选班代并参加演讲比赛。1943年,进入重庆私立巴蜀中学初中,在校期间参加辩论会,演出话剧,曾拿到全校作文、绘画第一名。并阅读许多翻译作品,尤以苏俄高尔基与屠格涅夫的作品最为欣赏,同时也经常观赏电影及歌剧等作品。1945年初中毕业。1946年,白景瑞随二哥白景新复员去南京,进入励志社附属励志中学就读高中。因父亲复员回东北,又与家里失去联络,便靠每学期所选出德智体群美最优一名免学杂费的奖励来就读高中。1947年因国共内战局势不稳,白景瑞随校迁至江西泰和沿溪渡,此时开始写诗。白景瑞1948年,因江西告急,励志中学再度迁校,但因政府无力照顾,白景瑞自此成为流亡学生。几经辗转到广州考海军军官学校,作弊考上,但却被登陆艇送至澎湖;六个月后正式考上海军军官学校,但因不合其理想,十八岁时以流亡学生的身份到台北,因巧遇父执辈的袁腾而经介绍担任《少年时报》助理,并筹办《学生半月刊》,以笔名写诗、评论、画漫画,以赚取生活费。1949年,考入行政专科学校,参加艺术工作队及舞台剧的演出;白天在康乐总队总队部工作,曾参加大专组漫画比赛,获得冠军。年底考上省立师范学院(现国立师范学院)外文系。1950年,经外文系系主任梁实秋及艺术系系主任黄君壁同意,转系至艺术系,为师范的公费生,热衷于话剧的演出,因此认识了主持话剧社的李子达(即李行。导演话剧《禁止小便》,演出李行导演的话剧《火烛小心》。1951年,执导校园话剧《梁上君子》(师院话剧社)及《升官图》(淡水英专),并以白担夫之名活跃于学校的剧运。1952年,参加大专学生在中山堂公演的《新红楼梦》,并执导了校园话剧《美男子》、《野玫瑰》。1953年,出演了平剧《甘露寺》,并执导了戏剧社三幕喜剧《天涯若比邻》。1954年,师院毕业,入伍服军官役一年。1955年,结训退伍,在文山中学担任美术教员。1956年,转至虎尾女中任教。

更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