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女儿是多义词,共1个义项展开>>
中华女儿

中华女儿

中文名:中华女儿
归属:电影
类型:剧情
导演:凌子风翟强
主演: 张铮张铮
出品公司:东北电影制片厂
制片地区:中国
上映时间:1949年
片长时间:85分钟
详细介绍:《中华女儿》是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凌子风执导的故事片,由张铮、岳慎等主演,于1949年上映。该片讲述......>>>查看中华女儿详细资料

中华女儿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该片的诞生源于中共中央宣传部于1948年11月发出的《关于电影工作给东北局宣传部的指示》。根据指示精神,东北电影制作厂加紧相关剧本的组织和拍摄工作,调遣人员进行“写工农兵”的创作,其中的“兵”就是指东北抗日民主联定罪。抗联将领、时任松江省人民政府主席的冯仲云建议东影用电影形式表现抗联事迹。这一创作任务交给于敏和颜一烟,二人后来分别编写了《赵一曼》和《中华女儿》。剧本创作颜一烟一开始接到剧本创作任务时颇为意外,因为她刚调到东影,而且之前从未做过编剧。时任东影党总支书记兼艺术处长的陈波则激励她担负起党交给的任务。在陈的鼓励下,颜一烟马上赶赴东北各地搜集抗联材料,历时五个多月,涉足十多个城市,访问了一百多位参加过抗联的战士。她还特意钻过密林,体验抗联的游击战斗生活。在采访中,“八女投江”的故事最令颜一烟感动并产生创作冲动。由于八位女英雄是普通指战员,颜一烟在采访时未能获得关于她们生平的详尽材料,只知道冷云以前是佳木斯的小学教员,做过地下工作,与丈夫一起到了抗联,胡秀之打仗英勇,八人中有两位朝鲜同志,其中一人姓安。在创作剧本时,她根据所搜集的关于抗联的众多素材为女英雄们设计了身世和表现,但最后“投江”的情节是完全真实的。初稿完成后,她交给冯仲云审查,特别问及八位烈士的生前事迹如此编写是否妥当,得到了冯仲云的肯定回答。剧本原名《抗联的女儿》,经长春市委领导建议,改为《中华女儿》并交由凌子风执导。剧本调整接到拍摄任务后,凌子风先认真研究了剧本。他认为,剧本给每个人写了一段身世,是平均主义的做法,等于没有重心的八幕戏。于是,他提出修改剧本,选择胡秀之作为代表人物着重刻画。颜一烟起初不同意,但经过考量还是决定服从导演的意见。于是,由凌子风直接操刀修改剧本。他为胡秀之设计了剪去象征“封建疙瘩”的旧式发髻、第一次行军礼手心向外等细节和负伤后强忍剧痛追赶队伍的情节以展示其成长过程。拍摄手法进入实际拍摄时,凌子风确定以纪实手法和原生态风格加以表现,特意率领全体演职员开赴东北镜泊湖地区的原始密林,深入抗联当年战斗过的地方体验生活,并完全运用当地实景进行拍摄,就连战斗场面也是真枪实弹。由于是第一次拍电影,凌子风没有条条框框,比如全片近六百个镜头,仅全景就有二百七十个左右,占了近一半,这在当时中国电影中极为罕见。他的做法招致了压力,但他坚持了自己的主张。

中华女儿主演

《中华女儿》演员

《中华女儿》职员

凌子风导演)、翟强(导演)、颜一烟(编剧)、钱江(摄影)、葛炎(配乐)、明伟(剪辑)、李玉英(剪辑)、苏云鹏(道具)、李延江(灯光)、王文起(灯光)、吕宪昌(录音)、江浩(剧务主任)(剧务)、唐远之(剧务主任)(剧务)、刘力场记)、朱革(布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