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是多义词,共3个义项展开>>
中国远征军

中国远征军

(1995年电视剧)

中文名:中国远征军
英文名:Chinaexpeditionary force
归属:电影
类型:纪录
导演:秦剑
主演: 孙飞虎
出品公司:中国电影文化发展中心,峨眉电影制片厂音像出版社
出品时间:2009
制片地区:大陆
详细介绍: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国政府为支援英军在缅甸(时为英属地)抗击日本法西斯、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查看中国远征军详细资料

中国远征军组建背景

日本战略重点改为南进武汉会战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虽然攻占华北、华中、华南和华东的广大地区,但大量兵力被牵制和消耗,打乱了日军战略部署,迫使其不断在国内动员兵力,增加侵华主力,延长侵华战争期限。陆军为日本进行侵华战争的主力,在卢沟桥事变后,日本陆军总兵力增加到24个师团,投入侵华战争的为21个师团;1938年,日本陆军总兵力扩充到34个师团,其中32个师团投入到中国战场。在经济方面,1938年,日军的直接军费为59.62亿日元,占国家总支出的76.8%。尽管日本在侵华战争中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仍然无法迫使中国停止抵抗,结束战争。日军占领缅甸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后,日本被迫在中国战场停止战略攻势,中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对外扩张战略重点逐步由大陆政策向海洋政策转变,既由北进改为南进。日本希望夺取缅甸、法属印度支那等地,切断美、英等国援华国际通道,威胁中国正面抗日战场的中心西南大后方,迫使重庆国民政府屈服,摆脱中国战场困境。夺取南洋地区丰厚的自然资源,建立自给自足的战争经济体系,增强同美、英争霸实力。夺取美、英等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占据有利战略位置,迫使美、英等国屈服,进而瓜分世界。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短时间内席卷东南亚,随即矛头直指缅甸。1942年日本用于进攻缅甸的军队大约有6万人,超过了英国在缅甸的防务力量。1942年初,日本侵占马来西亚后,开始入侵缅甸。1月30日,日军攻克缅甸东部重镇,随后分两路继续前进,3月8日,日军占领缅甸首都仰光。3月到4月间,日军进攻重镇曼德勒,企图切断滇缅公路。滇缅公路成为中国抗战主要国际通道滇缅公路1938年1月,随着战争一步步由东南沿海平原向西南高山地带延伸,国民政府开始修筑险峻的滇缅公路。在中国全面抗战中,云南是中国与反法西斯同盟国联系并取得援助的陆、空国际通道滇越铁路、滇缅公路、驼峰航线、中印公路的所在地,为防御日军从中南半岛北犯中国战场西南大后方的最后战略屏障。1940年6月,日本趁英国在欧洲战场身处困境之机,胁迫英国关闭了中国唯一的对外口岸滇缅公路,英国被迫妥协,与日本签订了封路协定,企图以牺牲中国为代价,阻止日本攫取英国在亚洲的殖民地。1940年9月23日,日军从陆路和海陆路进入法属印度支那北部,完全切断了中越国际通道。中越、中缅国家通道被切断,进一步增加了中国抗战的困难。1941年,日本陆相东条英机为了彻底扼杀中国对外运输,纠集了相当于10个师团的兵力,东起浙江宁波,南迄雷州半岛,发动了一连串的海上封锁作战。2月4日切断香港到韶关的运输线,3月3日攻占雷州半岛,3月底占领并破坏汕头、潮州一带港埠,4月中强行登陆福州附近的马尾地区,4月19日占领浙江诸暨,封锁了从宁波到温州最后的缝隙,中国海上通道被完全封锁。中国为了取得抗战最后的胜利,必须确保滇缅路这条最后国际交通运输线。缅甸等地为争取国外援助的最后生命钳制线,如果滇缅公路不保,外援即无法轻易进入中国,与日本的作战也将陷入补给不足之劣势,因此中华民国方面极力争取与英国间的军事同盟以保障作战资本。日本同西方国家矛盾加剧日军占领海口海关美-英是日本在亚洲-太平洋区域争霸的主要对手。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利用其军事胜利,在中国占领区排挤英美势力,使美英与日本的矛盾不断加深,面对日本的攻势,美英等国纷纷提出抗议,但未采取有效措施对抗日本。美英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步伐,1939年2月,日本侵占海南岛,切断了香港同新加坡的海上交通线,直接威胁美、英、荷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同时,欧洲战云密布,英国企图在亚洲牺牲中国寻求与日本妥协,以便在欧洲全力对付德国,7月22日,日本外相与英国驻日大使在东京签订了《有田-克莱琪协定》,承认日本在中国“有其特殊的需要”。英国对日本的退让引发了美国的不满,7月26日,美国宣布废除1911年订立的《美日通商航海条约》。但美国仍未放弃美日贸易,1939年,美国对日贸易输出占日本进口总额的34.3%。1938年,中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美国对中国抗战的作用和意义的认识开始发生变化。一些上层官员通过各种方式提出,援助中国抗战对制止日本扩大侵略战争,维护美国利益有重要意义。1940年法国败降后,美国被推到与德意日对抗的第一线。1940年9月,日军占领印度支那北部,并同德国和意大利签订了以美、英为主要敌人的-三国同盟条约,激化了日美矛盾。随即,美国宣布对日禁运废铁及钢铁。同年底,罗斯福同意组织美国空军志愿队来华作战,并派军事代表团来华研究军事援助问题。为了加强中国的抗战,美国积极地促进国共合作。1944年11月28日,3名印度第5师士兵在缅甸坚尼峰侦察敌情1939年9月1日,在欧洲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0年6月4日英法军在敦刻尔克弃甲丢盔大溃败之后,英伦三岛岌岌可危,对于英国的战略方针而言在远东地区首要之务就是保卫输出最多资源的殖民地印度,并将其余殖民地视为保卫印度的战略纵深。英国希望借助中国长期抗战的经验和力量,支援它在远东殖民地特别是缅甸、印度、马来西亚方面的军事战局,挽救远东大后方的危机。1940年10月起,英国首先开放封锁已久的滇缅路,接着酝酿中英军事同盟。中国远征军中国远征军(18张)1941年1月,英国政府任命丹尼斯少将为驻重庆陆军武官,开始和中国酝酿中英军事问题,英国邀请中华民国军事考察团赴缅甸、印度、马来亚考察。几经协商,在同年的12月23日签订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成立中英军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