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名状是多义词,共1个义项展开>>
投名状

投名状

中文名:投名状
英文名:The Warlords
归属:电影
类型:动作,剧情,战争,历史
导演:陈可辛叶伟民
主演: 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徐静蕾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徐静蕾
出品公司:甲上娱乐有限公司
出品时间:2007年
制片地区:中国香港
上映时间:2007年12月12日
片长时间:126 min | 110 min(cut version)
详细介绍:《投名状》是由陈可辛执导,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主演的动作片,于2007年12月在中国内地上映。该片......>>>查看投名状详细资料

投名状影片评价

彰显人文关怀《投名状》的译名虽然是“战神”,但事实上却不遗余力的宣扬反战主题。因此在影片的战争戏段落里,陈可辛的做法迥异于张艺谋式的暴力美学,他没有铺陈炫目的色彩,而是选用青灰色调,极力烘托战争的残酷和恐怖。在动作设计上,也不是飞来飞去,把武力美化为舞蹈,而是力求写实,不避血腥,黄沙狼烟,血肉横飞,直观展现暴力的刺眼和惊心,让人产生对暴力的本能厌恶。《投名状》在对战争和暴力的态度上,彻底颠覆了以往古装大片的模式,第一次从人性出发,对战争和暴力投以怀疑的审视。中国观众已经看惯了漂亮的谎言,陈可辛能在这样一个古装大片里继续自己的人文关怀,诚实的面对历史和人性,让人心生敬佩。当然《投名状》的颠覆不止于此,它对中国武侠片中“兄弟义气”这一主题的挑战,更是勇气之举,在《投名状》里,欲望压倒了承诺,冠冕堂皇的理想原来只是肮脏的阴谋,“不求同生,但求同死”的口号在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事实面前显得苍白而可笑。这样一来,以往武侠片极力营造的“江湖乌托邦”在《投名状》里就轰然坍塌了(杜子鄂评)文戏、武戏交叉呼应《投名状》《投名状》(4张)《投名状》里除了精彩的战争场面和男人戏,还有商业片中必不可少的情感戏。影片开头徐静蕾和李连杰的激情戏为莲生这个女人在大哥和二哥之间难以取舍,和其后的情节发展起了一点铺垫作用,也凸显了三弟的愚昧,以为杀了大嫂就能挽回兄弟情。台上兄弟三人的脸谱各不相同,台下的结局却大同小异,被兄弟而杀,为守投名状之约而伤,为自己的野心最终以性命作为代价,三人的死伤让投名状的约定终于实现,留下的只是声声哀叹。一切其实都是一场戏,兄弟之情,战场硝烟,还有儿女情长都是一场戏,戏完人散场。这些文戏与武戏的交叉呼应,让电影画面更加鲜明(《长江商报》评)审美动力不足《投名状》不但缺乏香港电影特有的回肠荡气、义薄云天的兄弟情谊,甚至连广告词中所说的两个男人争一个女人的故事也没有。故事中被理想感召的人成了十足的蠢人,人们高喊的竟是“抢粮,抢钱,抢地盘”。《投名状》虽然有一个爱情线索,但那些爱情一点超越性都没有,主人公不会为了爱情去牺牲现实的野心和欲望。爱情成了影片里的花边点缀,是多余的赘物,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没有爱情的爱情故事(戴锦华评)剧本有软肋《投名状》《投名状》(23张)战争场面失分战争场面也是该片丢分最厉害的地方。电影里很具体地提到了舒城、苏州和南京,可电影里的战争场面,一看就是在北方的涿州影视城拍的。对于很多国内观众,尤其是江南地区的观众来说,这一点他们会很介意:苏州城外一马平川,连条小河沟都没有,甚至黄土朝天连根草都没有。具体到军队编制、战术、武器、官职等细节,该片也有不少令人遗憾的错误。最明显的地方就是在苏州战役的段落。历史上的苏州城破是在1863年12月,苏州守将郜永宽等杀害主将慕王谭绍光和500士兵后投降献城,整个苏州攻防战是从8月开始到12月结束,而不是影片中说的9个月。同时,在还没有杀伤火器的年代,清军在城外狂挖战壕,把苏州城外挖得就像斯大林格勒,这实在显得很搞笑(《新京报》评)

《投名状》演员

《投名状》职员

陈可辛导演)、叶伟民导演)、须兰编剧)、秦天南编剧)、林爱华编剧)、章劼配音)、陈浩配音)、安德鲁·摩根制作人)、黄建新制作人)、陈可辛制作人)、林建岳(制作人)、韩三平制作人)、许月珍制作人)、叶伟民制作人)、D. Daniel Vujic(制作人)、冯凤珍制作人)、何丽嫦制作人)、杨国威(副导演(助理))、劳剑华副导演(助理))、麦咏麟副导演(助理))、林淑贞(副导演(助理))、叶伟民副导演(助理))、张进战副导演(助理))、陈光荣(配乐)、金培达配乐)、Chartchai Pongprapapan(配乐)、高世章(配乐)、李栋全剪辑)、Chris Blunden(剪辑)、黄炳耀美术设计)、易振洲(美术设计)、程小东动作指导)、奚仲文服装设计)、戴美玲(服装设计)、利碧君(服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