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1925是多义词,共1个义项展开>>
毛泽东在1925

毛泽东在1925

中文名:毛泽东在1925
英文名:Mao Ze-Dong in 1925
归属:电影
类型:历史
导演:张今标
主演: 王霙张小波王霙张小波
出品公司:潇湘电影制片厂出品
出品时间:2001年
制片地区:中国
上映时间:2001年6月5日
片长时间:105分钟
详细介绍:电影《毛泽东在1925》是一部由张金标导演,颜梅魁编剧,王霙、王慧涓(涓子)、李维民、张小波、陈大伟......>>>查看毛泽东在1925详细资料

毛泽东在1925影片评价

影片《毛泽东在1925》充满了伟大的革命浪漫主义色彩,再现了睿智幽默、充满豪情的青年毛泽东的形象和共产党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英雄主义气概。此片在创作中围绕“火”字作文章,让观众耳目一新。首先是人物火,风华正茂的毛泽东、杨开慧和他们的几个农民兄弟都充满了扑面而来的昂扬和热烈。第二是场面火,影片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灯火、塘火、篝火、烟火、火把……整个片子的影调也是火红的。镜头的运动,演员的表演节奏等都体现着火的跳跃。(人民网评)电影《毛泽东在1925》不因循前人所表现过的内容,将叙事的视点定位在一个不同以往的历史时期内,集中表现了毛泽东早年的革命生涯。(网易娱乐评)影片《毛泽东在1925》力图通过再现七十多年前发生在南方红土地上的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历史画卷,塑造一个心忧天下、勇于探索、睿智幽默的青年毛泽东形象和以韶山“五杰”为代表的鲜活的农民群像。(电影杂志评)电影《毛泽东在1925》在思想开掘、角度切入、人物塑造、表现手法上的成功创新,填补了毛泽东在1925年领导家乡农民运动这段历史在银幕上的空白,再现了一个风华正茂、挥斥方遒的青年毛泽东形象。这部影片人物形象丰满,节奏明快流畅,富于时代特色和湖南民俗风情,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风格相结合的优秀影片。(光明日报评)影片《毛泽东在1925》揭示了一段为许多人所忽视,特别影视没有涉足的一段历史。影片力求从电影的本体入手,大力增强视听语言的感染力与冲击力,不在影片中直观地加入政治与道德评价,而是努力以艺术形象直接呈现人物与事件本身,让观众在想象性的自我体验中,实现影片所承载的意识形态功能,从而满足观众的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审美情结。(当代电影评)影片以革命的浪漫主义和革命的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把人们带到了1925年中国特殊的历史时期,影片以丰富的影像语言,来表现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不仅展现了电影艺术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把握的成熟,也填补了对于1925年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表现空白。(人民日报海外版评)本片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而作,毛泽东这段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作为刚刚诞生四年的中国共产党,试图探索出一条发展壮大的革命道路,对毛泽东本人来讲,也是他的思想产生飞跃的一段关键时期。(当代电影评)首先是革命之火。纵观该片,使观众深切地感受到,如果觉醒的民众是干柴,那么毛泽东便是那革命的播火人。 其次是艺术之火。影片不仅有着成功的思想性,其艺术性也有许多闪光的独到之处。细心的观众可以感到,银幕上从始至终燃烧着各种各样的火:灯火、炉火、篝火、烟火、塘火、火把等等。而每一次火的出现大都寓意着一层深刻的含意。(电视评介评)

《毛泽东在1925》职员

张今标导演)、颜梅魁编剧)、潇湘电影制片厂(制片人)、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制片人)、潇湘影视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制片人)、黄平(制片主任)(制作人)、文选德(总监制)(监制)、周丕学(监制)(监制)、周湘(监制)(监制)、廖建恒(美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