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是多义词,共1个义项展开>>
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

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

中文名: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
英文名:聯合艦隊司令長官 山本五十六
归属:电影
类型:传记
导演:成岛出
主演: 役所广司玉木宏濑户朝香香川照之田中丽奈役所广司玉木宏濑户朝香香川照之
出品公司:东映映画
出品时间:2011年
制片地区:日本
上映时间:2011年12月23日
片长时间:141分钟
详细介绍:《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是由日本东映映画制作发行的141分钟传记影片。该片由成岛出执导,役所......>>>查看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详细资料

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影片评价

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剧照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剧照(17张)《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的出现及其接受,都充满了政治意味。不过这种政治性,如果仅在指责其“军国主义”、“右翼化”的层面进行,无疑会隔靴搔痒,并在定型化想象的基础上加剧民族主义冲突。事实上,影片带动的是复杂的反应,其民族主义表述也曲折得多。日本海军建制、设施和技术的现代化、军队教育的精英主义、严谨的职业伦理以及英俊潇洒的形象与独特的海军电影美学,也不同于一般日军影像与观感。最让人惊讶的,可能是山本五十六这个二战法西斯海军头目、策划突袭珍珠港事件而点燃太平洋战争战火的罪魁祸首,居然是个“反战派”。“反战”而又被迫发动太平洋战争,正是山本“爱国”的表现。可以说,《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是21世纪日本社会一种新民族主义的呈现。它格外地凸显了一种“保护危机中的日本”这样的民族意识。影片片头的长冈大火与片尾的东京废墟呈现的危机意识,显然直指日本社会。这种危机意识,在直观的层面让人想起与影片2011年的311大地震,更联系着19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发展的迟缓与停滞,联系着作为邻国的中国崛起,联系着日美之间暧昧的共存关系,以及日本主流社会难以释怀的战败记忆。以一种感伤的姿态,以一种“平民化”的立场直面日本民族最伤痛的时刻,借此唤起民众对日本社会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感,并力图从民族危机叙事中召唤新的国家认同。日本战争电影较少涉及陆军进行的“大东亚战争”,而主要集中于以日本海军为主的“太平洋战争”,就是这种战争观的具体呈现。由此,其关于战争受害的记忆,就主要是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场的惨败和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爆炸对日本国民的伤害。而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以及亚洲诸国的侵略和破坏,在这种战争记忆中是看不见的。在这样的战争记忆中,国民—国家的民主化理想只能处在一种分裂状态中。国民—国家本来就是资本主义现代世界体系的一项发明,如果不能认清它置身的全球格局与内在的国家主义动力,而仅仅用国民的理性与民主来克服国家的无理性,恐怕就是一种民族主义的修辞术。特别是,把日本的战争记忆局限在日美关系结构中的“太平洋战争”,对媒体战争责任的追究和国民理性的召唤,并不深入到现代日本的全部历史中,对战争的反思就只能停留在日本社会内部一种自怜和自恋式的伤悼中,并以此召唤“守护危机中的日本”这样的民族意识。(《 中华读书报 》评)

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主演

《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演员

《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职员

成岛出导演)、长谷川康夫编剧)、饭田健三郎编剧)、小泷祥平(制作人)、半藤一利监制)、柴主高秀(摄影)、岩代太郎(配乐)、阿部亘英(剪辑)、金田克美(美术设计)、佛田洋(视觉特效)、鹿住朗生(视觉特效)、浅野秀二(视觉特效)、长田达也(灯光)、桥本文雄(录音)、大坂和美(布景师)、